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决计不知兄长曾牵涉芙涯宫惨案,那年五十内侍、整夜扑杀,累及百条人命才压下去的皇家隐秘,又怎是你我能轻易触碰的。
可惜愚弟知道得太晚,未能阻止兄长,至于日后兄长纵使归隐,仍难逃斩草除根的厄运。”
唇心点了点酒水,剩下的都洒在泥地上,沧浪盘坐蒲团,渊然想着心思。
庆元三十五年冬,芙涯宫瑄嫔有孕,帝大喜,迁入勤政殿暖阁,由御前宫人贴身照料起居。
瑄嫔伶俐,又略通文墨,红袖添香的事偶一为之,更得帝心。
时逢三年一度的皇子考校,先帝亲自点题,考察关于“体法”
之辨的经略见解。
当日两党围绕变革之事争得不可开交,诸皇子落笔前都要再三踌躇,唯恐惹上“结党营私”
的嫌疑。
彼时尚为东宫储君的隆康帝以“体乾法坤,藻饰太平”
一句广博众彩,破了体法相争的窠臼,教国子监的那帮老学究刮目相看。
然而这样一份精彩的答卷呈上御案,庆元帝并无预想中的惊艳,只是提笔在卷面上批了个“彩”
字,便再撂开不提。
有传闻称,先帝爷晚年忌惮外戚权势,曾经萌生易储的念头,此番考校说白了是对太子立场的一次检验。
东宫的回答无疑正合皇帝的脾胃,一个“彩”
字也让谣传不攻自破。
可打哪以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先帝对太子似乎更加疏远了。
有些微妙的是,这次考校过后,在勤政殿伴驾数月的瑄嫔突然失宠。
先帝毫不顾惜她已经显怀的身子,连夜将人送回芙涯宫静养,名为静养,实则禁足。
这一晃就到了莲子新熟时节。
转眼瑄嫔临盆在即,庆元帝却在当年秋狝中意外堕马,伤及下-体。
虽是有惊无险,然而他也不知听太医说了什么,病榻上大发雷霆,连夜以瑄嫔私通为由,命人封了芙涯宫,扑杀宫女太监百来名。
鲜血染红了一缸莲池水,据后来的内侍说,那一年新结的莲子吃起来都带着股腥甜滋味。
这本是桩口耳相传,处处透着捕风捉影的宫廷秘闻。
然而胡静斋却说,晓万山之死并不全因逆诗的缘故。
“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因为仰慕太子在考校中作的那篇策论,冒险翻看国子监早就封存起来的卷宗。”
胡静斋说,因为晓万山的一个无心之举,意外撕开了皇家苦苦维系的遮羞布,逼迫先帝不得不再体会一次须发戟张的震怒。
当年该死的人都死了,先帝无人可杀,只好把怒火都泄在这个有些痴性的状元郎身上。
“松江诗案,是个引子。”
沧浪说,“无论那所谓的逆诗能否被揭穿,何时被揭穿,镇抚司埋伏山下的人马都已蓄势待发。
兄长,老师说浪击中流,你我皆为浮舟,樯倾楫摧是江海一怒的结果,怪不到哪朵浪花身上。”
他又斟一杯酒,仰脖饮干,揩了嘴唇。
“我混沌三年,像个傻子一样忘记,然后苟活。
细想想,却也不赖。
可是如今既然叫我想起来了,该讨的债总是要讨。
我这么个悭吝的性格……”
他不知想起什么,垂眸笑得苦涩,“狼崽那样,还真是随了我。”
“谢愔死了,桑籍死了,高家也已垮台,咱们的仇人一个个都不在了,可你我仍然背负着污名,兴许这辈子都没法洗清,你说这笔债该找谁清算?我想了想。”
沧浪目光如炬,看向烟雾缭绕的虚空,一字一字道:“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