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乌程县有一棵巨树,高达百尺,顶有鹤巢。
人们为了取老鹤的羽毛,要伐倒这棵巨树。
老鹤恐怕树倒子死,乃自拔羽毛投于地。
他们热衷于渲染杨广举行的游乐活动的奢侈壮观。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载,隋炀帝召集天下杂技演员:“大集东京,阅之于芳华苑积翠池侧。
有舍利兽先来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龟鳖、水人、虫鱼,遍覆于地。
又有鲸鱼喷雾翳日,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
他们一再强调隋炀帝给天下人民带来的痛苦:“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
相对于生命的短暂,中国人更重视的是声名的久远。
以何种姿态进入历史是每个大人物最为关心的事。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也许不是帝王,而是史官。
史官们坐在书房里,稍稍偏偏笔头,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或者化神奇为腐朽。
所以,如《新唐书·列传第四下》中唐代宰相韦安石说:“世人不知史官权重宰相。
宰相但能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
古之圣君贤臣所以畏惧者也。”
史家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是因为中国史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求真”
,而是“惩恶扬善”
、“以史为鉴”
、“使乱臣贼子惧”
。
目的决定手段,为了有效地“扬善”
和“惩恶”
,让人“感动”
或者“恐惧”
,就必须采用“典型写作”
的方法,使善恶对比分明、忠奸一目了然,使人知道爱什么、恨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典型写作”
的秘诀非常简单,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向读者提供单方面的信息,令读者“偏听则暗”
,误以为历史人物或者是毫无缺点的高大全式人物,或者是从头坏到底的十恶不赦之徒。
这些技巧在隋炀帝的历史写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重视历史,从有文字开始,中国历代都设有史官,中国史书的浩繁,为世界所仅见。
然而,也从来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在历史中肆无忌惮地造假:与其说中国古代历史是一个记录的过程,不如说主要是一个抽毁、遗漏、修改、涂饰和虚构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