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他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与他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除了太监,就是乳母。
明代规定,太监不许识字。
乳母又大多选自平民小户。
所以,朱厚照实际上是在文盲圈中长大的。
这些文盲友伴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兴趣、嗜好、观念传染给了太子。
他的文化趣味偏于通俗,欣赏水平与太监、乳母基本一致,最喜欢粗俗浅白的文艺形式。
他虽然在宫内建立了乐队,但是演奏的不是阳春白雪的雅乐,而是民间流行的通俗小曲,比如什么《抬花轿》《入洞房》《一枝花》……他自己还亲自创作了一首《杀边乐》,也是热闹火爆类型。
据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歇落吹打,声极洪爽,颇类吉利乐”
。
底层出身的人固然质朴、单纯、明快,却又粗俗、单调、愚昧。
上层文化提倡“制欲”
、“淡泊”
,强调对生命意义的形而上的追求;底层人的生命目标却完全锁定于物质享受,毫不克制地追求感官满足。
上层文化讲究规则法度,讲“天理”
,讲“千秋万世”
;而底层文化是实用主义的,只重今生,只重眼前。
更为要命的是,许多太监进宫前都是走投无路的混混,他们把明代社会底层浓厚的流氓气息带进宫中。
他们做事缺乏规则意识,善于走捷径,钻空子,没有大局观念。
他们崇拜的是韦小宝之类的精细鬼和伶俐虫,嘲笑的是“忠厚传家久”
、“诗书处世长”
这样的“迂腐”
古训。
学校教育的失败,导致儒家哲学的那套“天理”
、“人欲”
、“天道”
、“人心”
的精致理论,从来没有真正介入过朱厚照的精神构建。
朱厚照的精神世界基本上停留在市井平民水平。
他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他对国家政务的理解和处理的原则,基本上来自评书演义。
有一次,他甚至发布诏书,禁止天下养猪,理由是他既姓朱又属猪,算命先生说,如果百姓杀猪,将威胁到他的健康。
他精明机敏却又目光短浅,为追求享受不择手段,肆无忌惮。
在后来南巡之争中,他甚至拿出泼皮作风,拿刀架在脖子上,声称如果文官们再阻拦他,他就要抹脖子。
他在人际交往中也遵循市井方式,做事爽快自然,不重形式,讲究哥们儿义气,人情味相当重。
他跟与他投脾气的大臣们在一起,没大没小,喝多了就把他们当枕头,枕在他们身上睡觉。
《明武宗实录》载,他甚至模仿黑社会老大的做法,一次收了一百四十多个“义子”
……
有明一代,像朱厚照这样带有流氓作风的天潢贵胄不止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