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道奏折在宫中留了好几天。
据明朝稗史记载,朱厚照在这几天时间里茶饭不思,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向大臣们让步。
大臣们的力量太强大了,他们是一个整体,而他孤身一人。
他无法想象自己站在全体朝臣的对立面。
刚刚坐上皇位的他,对政治这架复杂的机器还是一头雾水,国家大政的运转全靠这些文臣。
同时,他也知道社会舆论站在文臣一边,确实自己这一阵玩得太疯了。
如果他拒不改正,就会把自己置于“昏君”
的位置,受到天下人的一致指责。
痛定思痛,为了大局,他咬着牙,有生以来第一次向他人屈服。
他基本接受了大臣们的意见,只不过把对这些太监的处分由杀掉改为发往南京宫中闲住。
这已经是他的极限,让他杀掉这几个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决心从此以后煞煞自己的性子,好好上班,多看看折子,省得他们成天在耳边啰唣。
然而,大臣们并不满意。
他们坚持斩草除根,除恶务尽。
这些书呆子只相信书本,不顾及什么感情。
相反,他们认为感情是人的敌人,因为感情的软弱常常导致人们的行为偏离天理。
三位顾命大臣再次上书,如果皇帝不听从他们的建议,他们将集体辞职,撂挑子不干了!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文化高压政策,有明一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意识形态最为纯洁的时代。
明朝的知识分子对孔孟之道的信仰最为真诚,也最为教条,教育过程中反复单调的灌输使得大部分人具有卫道士的狂热气质。
他们自以为掌握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便有一股浩然正气充斥于胸,便有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
只不过,虽然他们精通圣人之道,能够致广大而尽精微,充满了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却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知道皇帝也是有感情的人,而情感的力量对一个少年来说常常会超过理智。
他们只是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根据圣人之道所进的谏言会打动皇帝的心,因为他们以为,圣人之道是根植在每个人心中的。
这份最后通牒连夜被送进宫中,他们认为,此举一定可以使皇帝屈服。
然而小皇帝的反应大出他们意料。
他们不知道这个十五岁的少年的性格是吃软不吃硬,看到这份奏折,他勃然大怒。
这种露骨的威胁也让几天以来困扰他内心的两种势力的斗争有了结果,他发布命令:他收回以前对这八个人的处分决定,并且要升他们的官,由他们来掌管宫中最重要的八项事务!
这道诏书充分反映了贯穿朱厚照一生的那个明显的性格特点——易于冲动。
他轻易地选择了道德上的恶名来换取自己的身心舒畅。
放荡子弟无所顾忌的作风在这道挑战性的诏书中暴露无遗。
诏书一下,群臣汹汹,纷纷到朝门外请愿。
三位内阁顾命大臣立刻上交了辞职书,一时间,整个北京城都乱了。
朱厚照性格中缺乏很多东西,却唯独不缺胆量,既然做了,他就有魄力做到底。
十五岁的小皇帝以大臣们意想不到的果断处理了这一局面。
他命人驱散请愿者,批准三位大臣的辞呈,任命新人入阁。
说实话,一时冲动过后,朱厚照对自己的行为也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发布这些诏书会引发什么后果,也不知道事情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不知道这些气势汹汹的大臣会做出什么反应。
甚至,他不知道自己的皇帝能不能当得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