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了皇帝之后,他把那些驻守边疆的著名将军轮流召入宫中,与他们较量武艺,畅谈兵书战策。
在这些将军中,最有名的是江彬。
此人因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战斗英勇而得到朱厚照的赏识。
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身上有箭痕三处,其中一处贯穿面颊,直到耳根。
朱厚照和他一见如故,很快就同出同入,形影不离,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近乎哥们儿的关系,平时相处,根本不讲君臣之礼。
在各种游戏当中,朱厚照唯一乐而不疲的是领兵打仗的游戏。
做太子时,他就经常把太监分成两拨,相互攻杀。
做皇帝后,他的军事游戏玩得更为壮大。
明代祖制,“边兵不能调内”
,因为边兵粗犷难制,怕他们到了内地难以控制。
可是朱厚照登基不久,就命令宣府兵和京城兵对调。
因为开国日久,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京城兵身上已经没有多少兵味。
只有那些饱经风霜、粗犷强悍的边兵才对朱厚照的胃口。
他把这些边兵分为“侍卫上直军”
和“内操军”
,共计一万余人。
他常常在皇城内举行大型内操,披坚执锐,指挥士兵,演习战法。
皇城附近的人们经常能听到从城里传出的雄壮的喊杀声。
如果说朱厚照对皇帝职责里的什么真感兴趣的话,那就是军事了。
《尚书》说:“其克诘尔戎兵。”
在远古,天子的职责是“唯祭与戎”
,即主持祭祀和领兵打仗。
朱厚照从小踢球、射箭、骑马、打猎之所以受到孝宗皇帝的纵容,也是因为有“练习武功”
这面大幌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志向,朱厚照的志向从来不是做守成帝王,而是做指挥千军、横扫敌阵的大将军、大元帅。
从当皇帝的第一天起,他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亲率大军,征讨敌人,立下赫赫战功。
应该说,朱厚照的这一理想与大明帝国的现实有某种契合之处。
蒙古人一直是明朝的主要威胁。
明成祖朱棣曾经五出塞北,也未能根本解决蒙古人的威胁。
明成祖死后二十多年,他的重孙明英宗就在亲征蒙古的战役中被蒙古人俘虏。
在那以后,边患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蒙古兵时常长驱入塞,大肆抢掠。
《明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一年七月,蒙古兵又入寇白羊口,深入保安、新城一带,破城堡二十余座,杀掠三千七百四十九人,掠去牲畜两万三千五百头。
这次入寇,使朱厚照决意亲征塞北,彻底打击一下蒙古势力。
应该说,正德年间也是打击蒙古势力的恰当时机。
因为此时蒙古势力已经从全盛期跌落下来,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内斗之中。
入寇中国的,就是其中一支在内斗中失利的部落。
如果抓住这个战略机遇,狠狠打击一下蒙古骑兵,对于帝国的长治久安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