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虽然《金陵十三钗》,他拍的并不惨,都是从侧目衬托了屠杀的凄惨。
没有那些直击内心的屠杀场面,看了让人不适;但结局肯定是会哭的,因为十三钗就义!
这是最为悲壮的一段。
“他说春节的流量高,我也不知道流量是什么意思,反正就是看的人多!”
“就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屠杀的意义!”
“这也不一定啊?”
春节看得人多吗?
张一谋虽然对电影发行不太了解,但也知道上映的一些档期;春节之前好像也没什么票房很高的影片。
“不过,要春节上映,柏林倒是能赶上!”
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报名门槛,无一例外都要求是全球首映。
即参展之前,不能在其他平台、国家公开放映过,这是为了彰显电影节的权威和独特性。
当然,只要是人定的规则,就有例外。
譬如《寄生虫》在戛纳参展前曾在国内有过放映。
后经曝光后,影展官方解释是小规模的媒体点映,最终斩获金棕榈。
还有老片《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前,曾在特柳赖德电影节进行过非公开放映,最后也被判定具备评选资格。
按照陈瑾的规划,这部意义特殊的影片在2012年春节上映,显然就不太符合柏林的时间要求了。
明年的第62届柏林电影节,差不多在2月9日上映。
而今年春节在明年的1月23日,相差了半个多月。
这也是为什么原本《金陵十三钗》,入围了第62届柏林主竞赛单元,但最后只参加展映的原因。
入围,但没法得奖。
就是因为它事先在国内和北美上映了,北美更是在11年11月23日,成为全球最早首映的国家。
比内地12月15日,还早大半个月。
张卫平是想玩一波大的,依靠贝尔的人气;却没想到被老外集体抵制外加媒体彻底抹黑,最后被迫下架小范围公映,只拿下可怜的31万美金票房。
全美只有30块屏幕上映。
《金陵十三钗》索尼和哥伦比亚最终还是成功了,虽然没有做到阻止上映,可结果其实差不多。
31万票房,全球非华夏市场的总票房不足218万美元,几乎跟切断上映差不多。
200万美金,也就十几万人观看,压根冲不出任何国际舆论震荡。
而现在,这一世!
半个月的时间……其实可以操作!
“明天跟迪特打电话,把情况跟他说明,而且这部电影是要冲击金球和奥斯卡的,北美那边肯定也得提前几天!”
“全球首映可能赶不上了,但他真要《金陵十三钗》参加柏林,必须得做出一些让步!”
张一谋前一世参加柏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张卫平。
但现在,他是为了《金陵十三钗》的国际推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