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小草冒出了尖尖的头颅,枯树枝条上也钻出了嫩嫩的芽孢;
农民在官员的带领下,开始了对红薯的播种。
按照陈振龙传授的方法,就是把翻松的土壤里打出一个窝子,把红薯平放;
浇上一瓢水或者农家畜牲的粪水更好,因为粪水的肥力比清水好很多,能使红薯长势更好。
经过几天的播种后,农官让农民把要栽种红薯的土地用耕牛进行翻松,由于北方雨水少可以不用修筑排水沟,所以非常省事。
一个月后播种红薯的土地里红薯藤蔓乱绕,葱葱绿绿、长势喜人…………………
农民每天都围着田野除草、抓虫、红薯藤一天天的延长,翠绿的叶子让人垂涎欲滴。
但是农官告诉这些人,今年的所有滕曼都要栽种,不允许吃,等到明年多了才能吃。
一阵阵春雨沥沥淅淅,如烟如雾的飘洒,把翻松的土壤淋湿。
农官一声令下,所有的农民拿着剪子在地里一根根的裁剪,刨开湿润松软的泥土把滕曼栽下,芽叶向上。
农官在田间地头不断的讲解,指导;农民都认真学习,这关系到一年的生计,一年的口粮,谁还敢吊儿郎当?
田野,山间,凡是能栽种的地方都种下了绿绿藤蔓,几天的阴雨后阳光照耀着一层层黄土地上栽种的红薯藤,羊粪疙瘩在雨水的浸泡下,散裂在泥土里,肥力滋润着红薯。
一旬时间,那红薯藤蔓就生根发芽,栽种活了过来。
在陕北延安府一个农民的院子里,全村男女老少都围着刘姓农官,七嘴八舌的询问不休,刘农官也不知道该回答谁。
最后里正招呼大家安静下来,一个个的问。
有个青年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
“大人,俺家有十亩地,加上那些没人要的黄土地一共栽种了近三十亩红薯,一亩麦子都没有栽种,也不知道来年够不够吃哦!”
说完哀叹一声。
刘农官笑道:
“小哥家种了这么多吗?你家有几人?”
“我姓李,叫黄娃子;今年十七岁家有五口人。
年年咱家都没吃的,还不如给地主家放羊来的温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