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石晋估算一下答道:“快的话,午时便能进城。”
估算便是估算,不够准时,直至午时,两人还在城外。
越临近临州,人便越多。
人潮拥挤,直至后面许久才动上一动。
代纪被迫下了马,跟着人群排队移动。
身边人或拖家带口,或背着书籍,皆在这炎日下大汗淋漓,疲惫不堪。
代纪也心下燥热,额际汗珠涔涔,后颈披发也被濡湿,紧贴在肌肤上,更让人闷热难耐。
她心道,临州的秋桂祭果然民不虚传,观礼者甚多。
临州靠海为生,每年秋季都会行祭祈福,以求海神庇佑。
十余年前打通海运后,商户兴盛,文人墨客也接踵而至,据说有一文人赶赴杭州参加乡试时路过此地,参与秋祭醉酒,诗兴大发。
所作诗句行文华美,被前来巡访的知府大赞,此年桂榜果然题名,一朝中举。
此事为一美闻,所传甚广,临州也名声大噪。
每逢三年一次的乡试时,众多学子都会特意绕行来到临州参加秋祭,也有人效仿那位文人诗情勃发,期望自己复刻到他人成功。
只可惜,美闻终究是美闻,百年难遇。
不过,有些好诗被人有心收集起来,合为秋桂集序,流传民间,广为传读。
文人墨客更为兴奋,心道若是诗集上留有自己的名字,也算一番美名。
借由此番作为,临州人口更为密集,又加上气候温宜,来了很多前来隐居的名士。
临州逐渐兴盛富裕起来,海民认为是祭拜海神带来了财富,因此更为看重秋祭。
除了每年一行的秋祭外,每逢秋闱那年,秋祭更为盛大隆重,除却前来蹭“文运”
的学子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礼。
为了区分,秋闱那年的秋祭称为秋桂祭,大有“高中桂榜”
之意。
不过,前世代纪只有耳闻,未曾观礼过。
她也没查出过临州县令郭绪有何罪名。
毕竟,一个小小县令,比着朝中翻手为云雨的权臣,影响力实在太小。
前世姑父一家被流放三年后,郭绪便辞官回乡了。
而她对郭绪仅存的了解,也不过是他生平的寥寥数笔。
所着墨之重,便是职述功绩:大兴学堂,抵御海寇海盗,增重海防……
听着,倒像位为子为民、鞠躬尽瘁的好县令。
“今年秋桂祭人怎么这么多?”
耳旁传来游客不耐烦的抱怨声。
代纪思绪回笼,听到有人附和道:“比以前多了三倍不止吧?这要排队到何时,不知还能不能赶上今天的祭礼。”
许是等待太过无聊,不少人加入这场谈话,有人回答道:“今年当然不一样了。
听说郭县令新打造了一座海神观,提早一年打造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