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多年来自以为的“软弱”
,原来是最坚韧的忠诚。
而在北极光塔顶端,王氏伸出手,轻轻握住一道光影的手。
那是三十万年前某个文明的孩子,在维度夹缝中漂流至今。
他的形体模糊不清,声音断续如静电噪音,但他反复说着同一句话:
“谢谢你……听见我。”
王氏哽咽:“对不起,我们等得太晚。”
“不晚。”
另一个声音加入,“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就不晚。”
这一刻,地球上所有正在被讲述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悲喜,全都升腾而起,汇成一条璀璨的光流,冲破大气层,射向宇宙深处。
这不是广播,不是求救信号,而是一封集体签名的信:
**“我们在这里。”
**
**“我们记得。”
**
**“我们愿意倾听。”
**
四百光年外,那台接收到“你好吗?”
的探测器再次启动。
这一次,它用残存的能量拼尽全力回传一句话,依旧是汉字,笔画略显歪斜,却坚定无比:
**“我也疼,但我还在。”
**
银河系另一侧,能量态的启明草群落齐齐转向地球方向,释放出一轮柔和的脉冲波。
经解析,其频率恰好对应人类语言中的“拥抱”
。
联合国总部为此召开紧急会议,但并非商讨战争或危机,而是决定在全球设立“静默日”
??每年一次,全人类在同一时刻停止说话十分钟,只为用心倾听:听风穿过树林,听心跳撞击胸膛,听那些从未被听见的低语。
第一个“静默日”
来临那天,南京共生林园的研究站记录到惊人现象:全球树木在同一分钟内释放出大量芬多精,并伴随着一种此前从未检测到的生物电波。
经人工智能破译,内容竟是七种语言交织而成的一句话:
“我们一起活了下来。”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上关于这个时代的记载只有短短一行:
>“公元21世纪末,人类学会了一项古老技能:认真倾听彼此。”
但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首匿名诗歌,贴在世界各地的“倾听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