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指示团队依据正确的参数重新进行压力测试,结果虽然仍有挑战,但远未到“根本性缺陷”
和“崩盘”
的程度。
他将这个正确的测试结果与之前的进行对比,形成了强有力的内部证据。
同时,教授团队的理论反驳框架也已完成,逻辑严密。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如何在评审会上,合情合理地将“数据可能被动手脚”
这一点揭示出来,而不暴露林薇和自己的非常规调查手段?
慕可陷入了沉思。
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必须借他人之口,或者创造一个“意外发现”
的场景。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时,顾毓那边却异常沉默。
仿佛那份石破天惊的报告抛出后,他就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这种沉默反而让慕可更加不安。
评审会前一天,慕可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顾毓的首席秘书打来的,语气公事公办:“慕总,顾总请您现在到他办公室一趟,关于明天评审会的一些技术细节需要提前沟通。”
慕可的心猛地一沉。
顾毓想干什么?最后一次施压?还是布置陷阱?
他整理了一下情绪,深吸一口气,走向顾毓的办公室。
顾毓的办公室依旧冷寂得像一座冰窟。
他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放着慕可提交的优化报告摘要和教授团队的评估意见副本。
“坐。”
顾毓抬了抬眼皮,语气平淡无波。
慕可坐下,静待对方开口。
顾毓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那双深不见的眼睛打量着慕可,仿佛在评估一件精密仪器的耐压极限。
过了足足一分钟,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你的优化方案,尤其是对‘社区韧性反馈循环’的加强设计,有点意思。”
慕可一怔,没想到顾毓开口竟是技术层面的肯定(尽管语气极其平淡)。
他谨慎地回答:“是为了应对您报告中指出的非线性崩溃风险。
我们增加了基于实时社区情绪指数和公共参与度的动态调节因子。”
“想法不错,但调节因子的权重设置依据是什么?经验值?还是又有新的数据支撑?”
顾毓的问题依旧犀利,直指核心。
慕可心中警铃大作,难道他察觉到了数据层面的调查?他稳住心神,解释道:“是基于历史成功社区案例的归纳分析和贝叶斯优化得出的建议权重范围,我们选择了相对保守的中值。”
顾毓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他又问了几个极其刁钻的技术细节,慕可一一谨慎回答,后背已然渗出细汗。
问答持续了将近半小时,气氛紧张得像一场论文答辩,而考官是世界上最严苛的那一位。
终于,顾毓似乎问完了。
他靠回椅背,目光依旧锁定慕可:“明天评审会,风控部的老吴会重点质疑你们的数据预处理流程,尤其是新港市数据的平滑处理。
他手里有一份‘匿名’提供的、显示你们初始处理存在‘选择性偏差’的分析笔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