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59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日肃政司即传旨,翌日一早行常朝。

翌日五更之前,群臣于景运门外待漏院集结,待肃政司礼官宣入朝,方按文武列队进入宸极殿面圣。

齐应直截了当道:“今日特召众卿前来,是想与众卿同议杜氏侵田一案。”

主审官朗声同众臣知会审谳结果:“据御史台参劾,经刑部与大理寺、御史台会审,自永昌十五年杜悯拜太傅以来,杜氏族人多受恩荫,为地方官府所尊崇,其族人势大,与当地官绅勾结,以地界模糊等为由,侵占邻里田亩,十二年来,渐成大势,江州百姓苦其久矣,多次状告杜氏族人,奈何当地官员与其沆瀣一气,导致如此惊天丑闻从未达天听,蒙蔽先帝与陛下久矣。”

殿中议论声起,肃政司班直往御前带刀一站,亦止不住交头接耳之声。

好一阵后,翰林学士朱进出列启声:“圣上,族人为祸地方,杜太傅失察,未曾及时劝诫制止,确有罪过,但杜太傅为人清正廉明,素得先帝敬重,常命群臣效其行,此案恐还有内情,望陛下着人仔细查处,方令众臣心服口服啊。”

主审官之差遣被撤,此案本与薛向关系不大,大可隔岸观火,但他听闻此言,却扬眉看过来:“朱学士的意思是,质疑我刑部与其余有司鞫谳的公正性了?”

朱进白丁出身,一路苦读方至此位,自是不敢与这种显贵之子硬碰硬,只好迂回道:“三司公正有加,会审中想来亦绝无徇私之事,但杜太傅毕竟德高望重,还望陛下三思。”

闻言,朝中众臣颇有附和之声,始作俑者那派却是沉不住气,当下即有要员出列,禀道:“陛下,三司会审结论在前,证据确凿,并无疑议,若随意推翻再审,岂非无故质疑三司公正,往后大小鞫谳,恐怕结论都将不能服众,由是国家法度不能取信于官于民,遗害百年矣。”

立时有人附和:“杜悯永昌五年拜相,九年黜为白身,十五年再拜太傅,短短十余年间,族人竟能从贫寒之族壮大为当地第一望族,可见其中盘剥之剧,江州百姓十余年来,饱受其苦,今当明法度施重典,方能肃清一方弊政,还当地百姓以安宁。”

“所言极是,还望陛下速下旨意,处置此案。”

殿中整齐附和之声传至殿外,几有震耳欲聋之势。

这是一场针对杜悯和崔述的猎杀。

若崔述铁了心要推新政,则必以舍师为代价,往后必背上负师之名,遭天下士林唾弃。

而若崔述要保杜悯,则新政威信必减,继续推行将难以服众。

先将杜悯架至火上,火烧得愈旺,则死罪可能愈大,为保师命,崔述恐怕不得不妥协。

首倡者怠堕,继任者无着,则齐应贵为君王,也难以一己之力继续将新政推往全国。

杜太傅先前在朝中时,对诸多清流亦多有提拔照拂之义,眼下这帮已成中流砥柱的官员,亦知此案关键乃推行新策之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崔述。

满殿目光山一般压来,令崔述胸口发闷,颇有喘不上气之感。

御座上的目光亦沉沉地压下来。

满殿都在等他的表态。

清流望他秉公行事,对此不多过问。

受过杜悯恩惠者与欲废新策者,都望他出言求情。

而御座上的人,亦在等他会否因师废策,致君臣离心。

崔述长呼出一口气,执笏上前,道:“倘若杜氏族人当真为恶一方,自当明典重刑。

若杜太傅犯失察、姑纵之条,亦当褫官没家。

但若杜太傅当真参与其中,甚或为主谋,恐非如此即可抵其罪,臣虽为杜太傅学生,亦不敢存分毫包庇之心。”

此话一出,殿中各阵营当即为之色变。

反对新政党皆不料他竟当真愿意弃师保策令,面色微变。

杜太傅昔年门生僚属则已面露唾弃之色,由来读书人最为尊师重道,对师落井下石者,自是谁也看不起。

君上高坐御座,朝冠下的眼愈显清明,静等着后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公子实在太正义了高岭之花的人设崩了大唐最强驸马爷乞活西晋末昼夜诡异世界摸尸人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去看星星好不好快穿之宿主是个大Bug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无双国医小心,前方高能绍宋神魔供应商重生之仙帝归来重生09做男神帝宠绝色星蕴师成婚后,我和病娇联手了斗罗之剑说楚门狼重返2008年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我将如约而至一世唐人飘渺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