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归途上,弟子不解:“先生,若天下处处皆有此类旧怨,您一人如何走得完?”
“我走不完。”
他望着远处青山,“但我可以教会别人怎么走。
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都是新的知棠。”
数月后,北岭村传来消息:村中已为阿禾立碑,且每年清明设“无名席”
,全村共祭。
更令人欣慰的是,那名曾多次流产的妇人顺利产下一女,取名“念安”
??不忘过往,心有所安。
与此同时,各地陆续出现类似祭祀之举。
有的村庄自发整理族谱,补录早夭孩童之名;有的城镇设立“沉默祠”
,专供人书写无法言说的心事并焚化;更有医馆效仿沈砚之法,在诊室旁设“诉心阁”
,允许病人先倾诉后问诊。
朝廷起初警惕,派钦差调查,欲禁此类“巫俗”
。
然钦差亲历一次焚文仪式后,竟主动上奏:“臣观其所行,非蛊惑,乃教化。
百姓非迷信神明,而在重建良知。
若以此安民心、正风俗,何乐不为?”
皇帝览奏沉吟良久,终准民间自设“忆名坛”
,不限形式,唯禁敛财欺诈。
自此,“念名安魂”
之风遍及九州。
又逢春分,赎魂棠再度花开满树。
这一次,奇异之事再起:每当有人在树下焚化忏悔文书,空中竟浮现淡淡人影,或点头,或合十,或悄然落泪。
更有孩童声称看见“穿古衣的姐姐送花环”
,老人则说“死去的老伴回来摸了摸我的头”
。
弟子们再不敢称之为“幻象”
,而是恭敬称为“回响”
。
沈砚依旧每日出行,足迹遍及穷乡僻壤。
他在荒坟为无名尸唱安魂曲,在驿站为客死异乡者写归乡信,在战场遗址召集老兵共诵阵亡将士名录。
他不做惊天动地之举,只是坚持一件事:让每一个被遗忘的灵魂,至少有一次被人提起名字的机会。
十年后的某个冬夜,他病倒了。
并非重疾,而是年岁使然。
脉象平稳,唯气血渐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