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每当有人真心传承这份倾听与救治的使命,先辈们的身影便会短暂显现,如同星辰回应灯火。
她回到屋内,取出一支羊毫笔,在最新一册《疾苦录》末尾添上一笔:
>“沈砚,岭南孟家村人,母殁于热症。
立志习医,问:‘为何救不了至亲?’答曰:非不能,乃未懂其言中之痛。
此子可教,已种缘根。”
笔尖微顿,她又补了一句:
>“医学之道,始于悲悯,终于聆听。”
数月后,春分将至。
沈砚果然带着一小包红土重返学宫。
那土来自母亲坟前,混合着井边的苔藓与落叶。
他在赎魂棠下掘坑,郑重埋入。
当晚,守阁人巡视时惊见树根处隐隐透出赤光,仿佛地下有火苗跃动。
次日清晨,众人发现棠树主干旁竟生出一株异色新枝??枝上花开五瓣,每瓣皆呈朱砂红,花心一点金黄,香气清远,闻之令人神思安定。
长老抚须叹道:“此花从未见过,莫非是《疾苦录》所载‘血语棠’?传说唯有至诚之人以亲恩为引,方可唤醒。”
自此,这株红棠年年早开,且只在此枝绽放。
学宫弟子称之为“沈花”
,每逢考试前必来祈愿,求一份仁心不失。
而沈砚也正式拜入守档司门下,专攻民间疫病研究。
他走遍西南诸省,访百户人家,记千则病例。
他曾见一苗寨巫医以蜈蚣焙干配童便治蛇毒,起初不信,后亲试验证,疗效惊人;也曾遇一盲眼婆婆凭气味辨药材,竟能分辨三十种同类草药细微差异。
他将这些一一录入《疾苦录》,并在批注中写道:
>“所谓荒诞,不过是尚未被理解的真实。
>所谓愚昧,有时恰恰是最朴素的智慧。
>我母未能得救,并非医术不足,而是无人肯听她说完那句‘井边的梅树该剪枝了’。”
三年过去,边境再起战乱。
敌军突袭南境三州,瘟疫随之蔓延,死者枕藉。
朝廷派太医前往,却因不谙地方水土,用药屡错,百姓反称“官医治死人”
。
危急之际,沈砚率十名守档司弟子奔赴疫区。
他们不住官驿,不穿锦袍,而是混入难民之中,逐户问诊,记录症状,采集水源、食物样本,甚至亲自尝药试毒。
他们在村口搭起草棚,挂起一面白布旗,上书六个大字:
>“你说,我来听。”
第一天,无人敢来。
直到夜深,一位老农抱着孙女踉跄而至,哭诉孩子连泻七日,官医说是“瘴气入腹”
,开了猛药,结果更加虚弱。
沈砚蹲下身,轻声问女孩:“你肚子疼的时候,最怕什么?”
女孩虚弱道:“怕黑……还有,怕锅没盖好,饭香跑了。”
众人愕然。
唯有沈砚眼神一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