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带了出来,让李顺找工匠换弦。
苏婵弹断了弦,大约因琴上的一弦一柱,思及华年,觉得岁月蹉跎,悲从中起。
他怕她醒来再度触景生情。
“务必明日平旦就换好,送回月室。”
萧珣听见鸡鸣,方知过了四更,于是改口为“今日”
。
触景生情的,却是李顺。
他眼见着东方隐隐有了鱼肚白,悲切得想哭。
萧珣已经过了困头,在榻上辗转了一会儿,干脆披衣而起,坐到了书案前。
他一直是一个勤谨的皇帝。
这点也被人称为“肖父”
。
他听说先帝十八岁登基,那时候,太皇太后闫氏势大,闫姓外亲在朝堂上占了半壁。
先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闫氏,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
先帝蛰伏多年,等到太皇太后崩,才将闫氏势力一一铲除,同时也在心里埋下了忌惮外亲的种子。
这大约也是先帝在立年幼的他为太子后,为防母少子壮,而太后称制,所以立即赐死了阿母的缘由。
萧珣苦笑。
一夜不寐的苦果,就是会让人没由来地反复想一些怎么也想不通的事。
他的阿母平民出身,家人都是些不识字的农人。
他登基之后,对于陌生的舅父,所能做的补偿与提拔,不过是赐予了空爵虚衔,赐金钱宅邸而已。
后来,反而是先帝亲自托孤的大臣,成了朝中势力最大的外亲。
十五岁之前,他勤于经史诗书。
等十五岁“亲政”
之后,那些能够来到他案头的奏疏,尽管数目不多,一半都截留在了大司马的案几上,他一一过目,甚至于反复观阅,将那些奏疏上的名字牢记于心。
早早失去父母的孩子心思敏感,这敏感也是有些好处的。
比如萧珣能从言辞平实的奏疏奏表,还有朝堂上波澜不惊平平无奇的奏报中,揣摩出,上奏人是阿谀,还是耿直,是瞿氏拥趸,还是忠直之士。
这些最终成了他斗倒了瞿氏一党的关键。
平心而论,瞿阳做的很好。
先帝征战四方,随着四夷宾服而来的,是国库虚耗,和民怨四起。
而瞿阳轻徭薄赋,鼓励人们垦荒,让先帝死后,那满目疮痍的长安城重焕了生机。
接着,在他的令下,对于拥有盐铁铺子的人,以厚道的价格,以购代征,顺利地将盐铁收归了官营。
而这两项,让国库巨大的亏空在短短的五年内填上了。
国库有了盈余,便在各地设了郡国学。
全国上下,八岁以上的孩童,皆有所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