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云渝也笑,“你想吃我做的甜糕,还是陶阿叔做的方糕。”
彦小妹眼神在方糕和甜糕两边转,“嫂嫂——”
意思就是嫂嫂做的点心了。
云渝从陶安竹手里拿过糕点递给她,“我今早只做了甜糕,喏,吃吧。”
彦小妹乖乖接了,“阿叔刚才还说方糕是嫂嫂做的。”
陶安竹领众人去后厨,“你嫂嫂名头好用,小妹不给借吗?”
彦小妹疑惑,李秋月好奇看来。
奈何陶安竹不接话,只得云渝解释。
“那妇人是隔壁村里正家的,想小儿子大了走科举,但那小子不爱读书,他娘听到跟读书人沾边的东西就走不动道。”
陶安竹接道,“正是,我要说那糕点是我做的,她就不会买,若说秀才夫郎做的,她掏钱比谁都快。”
李秋月听了莞尔一笑,心中佩服。
要说拿捏人的心思还得看商人,陶夫郎天生该吃做生意的这碗饭。
彦小妹听了心里嘀咕,这哪是借嫂嫂光,明明是借哥哥的光。
想着也就说出了口。
陶安竹也乐意和她说这些,“你嫂嫂和你哥哥一体夫夫,借你哥光不就是借你嫂嫂光。”
说到一体夫夫时,陶安竹对云渝挤挤眼,一脸打趣。
彦小妹说不过他,商人的嘴惯会滑舌,专心吃甜糕。
她想他以后找夫家,才不要找商人,不过也不要说话之乎者也的读书人,他们说话忒不顺心,哥哥那样的正好。
得亏她这话只是在心里说说,要是说出口,定要被三个大人笑话一通,小小年纪就想着找夫家了。
家庭作坊形式的后厨不大,进入灶房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张宽大的桌子,上面放着各色模具和调料。
李秋月四处打量,厨房样式和普通村户人家的构造相同,只不过占地更大些。
灶台旁边是叠成一人高的蒸笼,各色器具井井有条,地上扫得光亮。
进屋不压抑,十分通透。
空气中弥漫米粉和饴糖的香气,李秋月一进来就觉得浑身畅快。
石磨台在檐下,不在屋里。
李秋月帮忙熬糖水,云渝是哥儿,力气比姐儿大些,他去磨粉,陶安竹拿着簸箕往磨台里加米。
彦小妹也没闲着,帮着大人端茶递水,烧个柴火。
热闹的气氛填满这方小小院落,冲散了刘家死了人,缺乏人气的灰败。
按照之前的方法,将方子里的糖改成黄糖,再分成几个不同的比例一一试验。
灶膛的火苗熄灭,热腾腾的水蒸气,在掀开蒸笼盖的那一瞬间直冲房顶。
分成三份共十五小块的松花印糕被端上一旁的长桌上。
李秋月从橱柜中拿出碗碟,将蒸笼里的点心分发,“晾凉些再吃。”
印糕类的点心不同蒸糕要趁热吃,印糕得放在通风处冷却,凉透了的印糕松脆可口,众人耐心等待。
自从能用毛笔练字后,云渝进步飞速,一手小楷初具雏形,在一旁用笔记录蒸煮时间,以确保之后能轻易复原今日的味道。
一炷香不到,彦小妹先坐不住,拿了根筷子去戳面前的碟子。
陶安竹见筷子没能一下子戳入,知道这是能吃了。
咬上一口,细腻的外层糕粉在嘴中散开,米粉的醇香与松花的清香在口中漫开,甜味随之而来,温和持久,回味无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