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未修改版】
“你们单位的军车要是需要,我们可以免费提供数据接口。”
吴浩补充道,“这技术不涉密,能实实在在帮到边防战士就行。”
暮色渐浓时,工作室的投影仪突然亮了,墙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一群科研人员在暴风雪里调试设备,在沙漠烈日下记录数据,在实验室通宵工作……背景音乐是基地员工自己写的歌,歌词里有“光伏板上的星光”
“电磁炮旁的朝阳”
。
“这是我们去年拍的记录片。”
吴浩的声音有些沙哑,“基地刚建的时候,冬天没有暖气,大家裹着军大衣搞试验;夏天空调坏了,就把服务器搬到戈壁滩上,用自然风散热。
现在条件好了,但这段日子不能忘。”
周院士看着视频里年轻的面孔,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山沟里画图纸的日子。
“小吴,你们最成功的不是技术,是把这群年轻人拧成了一股绳。”
他掏出钢笔,在工作室的留言本上写下:“创新者,永远年轻。”
晚餐后,考察团来到基地的天文观测台。
这座架在沙丘上的白色圆顶,此刻正对着银河最亮的区域。
吴浩按下按钮,穹顶缓缓打开,浩瀚的星空突然压到头顶,北斗七星像被人用银线串在黑丝绒上。
“在城里很难看到这么清的星空吧?”
吴浩递给每人一副天文望远镜,“我们的观测台不光看星星,还能监测近地轨道的卫星和太空垃圾——电磁炮的雷达系统改改,就能当太空监测站用。”
张副总对着望远镜看了片刻,忽然笑道:“能看到国际空间站吗?”
“正好在过境。”
吴浩调出星图,“您看那个移动的亮点,就是它。
我们的AI系统能精确预测17国卫星的运行轨迹,为电磁炮试验规避风险。”
周院士没看星星,他正盯着观测台角落的一台老式计算机。
“这是……70年代的银河一号?”
“是仿制的模型。”
吴浩点头,“当年搞‘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用这种计算机算数据,一个弹道要算三个月。
现在‘昆仑’一秒钟能算上千次,可不能忘了老一辈的不容易。”
王总忽然指着远处的光伏阵列:“那些灯怎么在闪?”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绵延数十平方公里的光伏板上,光点正组成图案——先是一面五星红旗,接着变成电磁炮的轮廓,最后化作一行字:“强国有我”
。
“是青年科研人员搞的小创意。”
吴浩眼里闪着光,“每块光伏板都有个小LED,用‘昆仑’控制,能组成任何图案。
昨天他们偷偷练了一下午,说是给考察团的惊喜。”
李哲拿出手机录像,镜头里的光点在戈壁上流动,像一群会发光的萤火虫。
“吴总,我决定了。”
他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发颤,“回去就跟王总申请,来基地做联合研究。
哪怕只是驻场半年,我也想看看,这么多聪明的大脑凑在一起,到底能搞出多少名堂。”
王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会动心。
正好,我们公司想在基地设个联合实验室,就由你牵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