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好景不长,爹娘去世之后,余文进没了生计来源,家中还有一个年纪尚幼小妹要养活,余文进这才开始跟着村民学种地谋生计。
余书瑶和罗寡妇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挤满了村民,村长站在最前头发话,让村民们都坐好。
见她二人来了之后,村民频频往这边望,刚刚静下来的场面又止不住地开始躁动。
村长接过余书瑶背上沉甸甸的篓子,不在意地瞧了两眼,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惊掉了下巴,他急忙往罗寡妇身后的背篓里看去,也是满满一篓。
“这是,这是……大豆啊!”
这话一出,犹如一道惊雷炸开在人群里。
张氏坐在第二排的最右边,离她们最近,第一个发出质疑,“村长,你怕不是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了吧,春种还没过多久呢,怎么会有大豆。”
村长见她不信,把背篓往地上一放,“你们自己看看,这是不是大豆。”
张氏来得最早,抢了个好位置,视线也开阔,这一看眼睛像是生根似的扎在原地,错愕不已,“这这是大豆不错啊。”
“不应该啊,怎么会是大豆呢?”
大豆收成不好,那也不该在这个时间点成熟啊。
张氏神色有一瞬间的茫然,百思不得其解。
坐在木凳上的村民们坐不住了,一窝蜂地涌上来,待到看见背篓里的大豆时,一个个都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大豆本身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时间点就能见到大豆成熟了。
看着这泛青还带有水珠的豆角,怎么看都像是刚从地里摘回来的啊。
村长问出了村民们的心声,“窈娘子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余书瑶把背篓里的大豆倒出来三分之一,示意大家坐回去,“这个就是关乎到我今天要讲的科普教育。”
罗寡妇一听,连忙放下背篓找了块地坐下,托窈娘子的福,她今天开春的收成不错,她得好好听这个科普教育。
余书瑶拿出记录的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勾画了重点:土壤的分类;各种农作物对应的虫害;旱地禾谷类作物用地的要点;连作和轮作制的优缺点。
“第一条,我给大伙儿讲讲咱们半月村的农田的土壤类型。
首先根据颗粒含量不同,可以将土壤分成砂质土、黏质土、壤土。”
余书瑶从村长家里借了三个碗,往碗里各放了一捧土,做完这一切后,她把碗给了第一排坐着的村民,“大家轮流看看这个三个碗里的土有什么不同。”
这是余书瑶用了二十点积分跟系统兑换的黏质土和壤土,砂质土是她今儿个在田地里吃完野菜团团的时候顺手用布兜了一捧。
张氏抢先道,“第一个碗里的土壤硌手,第二个碗里的土细软,第三个……说不来,又糙又细。”
说话间,三个碗又传到了罗寡妇手里,她大喇喇地出声,“这第二个碗里的土好哇,用来种地多好啊,窈娘子这是什么土,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是啊,第二个碗里的土握起来手感最好。”
底下坐着的村民跟着附和。
三个碗轮了一圈,又回到了余书瑶手里。
“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三类土壤,”
余书瑶把三个碗按照顺序摆在地上,“摸起来粗糙硌手是砂质土,沙粒含量多,咱们半月村地里的土就是这种土。”
村长恍然大悟:“原来咱地里的土叫砂质土啊。”
余书瑶点头,指着第二个碗,“这个是黏质土,颗粒小,黏粒含量多,所以摸起来比较细腻。”
“最后一个是壤土,简单来说就是沙粒粉粒黏粒含量都差不多。”
余文进问道:“窈娘子,你给我们讲这三个土有什么作用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