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来形容都不过分。
也就只有颁奖季,才有他们发挥的空间。
而日子越是不好过,评论家们就要越是抓紧每一分赚钱的机会。
彼此互相竞争之下,价格自然是高不起来。
像是史蒂文-蒙哥马利这个级别的乐评人,一片软文的报价仅仅只要十万美元。
而次一级的乐评人,费用就更低了,只需要两三万美元,甚至是一万美元,就会奉上一篇看似客观,但实际上却充满各种吹捧的暗示的软文。
至于数量众多的普通乐评人,收费则已经低至几百到两三千美元,堪称“白菜价”
。
虽然这些乐评人在普通歌迷当中的影响力已经是无限接近于零,但对于那些年龄比较老的格莱美会员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这笔开支的性价比如何暂且不谈,但用处肯定是有。
而且,只要“数量”
上去了,效果还很出色。
海量的软文、广告,从十一月份开始,就逐渐占据娱乐媒体,尤其是侧重于音乐方面的娱乐媒体的版面。
按照计划,在十二月份的时候,就会形成“铺天盖地”
的阵势,频繁地轰炸任何一位会员和评审,侧面对他们施加影响。
这种影响,实际上就是给格莱美的评审和会员们一种印象:【darkness】乐队现在非常的火,而且口碑也很棒。
由于【诞生】巡演刚刚结束,大部分的焦点,自然是集中在了这场巡演上。
《滚石》杂志就率先推出了一项统计数据。
【诞生】巡演总计八十三场独立的演出,场均歌迷人数三万两千人,票房总收入接近两亿美元。
另外,十九场与泰勒-斯威夫特合办的演出,场均歌迷人数高达六万九千人,总计票房收入一亿七千万美元。
在编辑的“春秋笔法”
之下,直接就变成了【诞生】巡演的票房数字高达三亿五千万美元。
这个数字,在流行乐坛的历史上,也是足以排进前十的。
而在过去的一整年里,更是根本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单单只是从这个数据上,就可以看出【诞生】巡演的巨大成功。
当然,这还是“春秋笔法”
的功劳。
实际上,那十九场合办的场次,不说一半的功劳要归于泰勒,起码也是要分去小半的。
这样一扣下来,【诞生】巡演的实际票房数字应该是在两亿多美元。
这个数字,依然是过去一年当中的巡演票房冠军,但放在整个流行乐坛漫长的“历史”
当中,就显得相对平庸了些。
不过,在这个时候,那些软文、广告,追求的自然不是什么“实事求是”
,而是能怎么吹捧,就怎么吹捧。
最好是直接将【darkness】乐队给吹上天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