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司空蟾问。
“确有些脉络……”
卢元清点点头,道出了一段历史与神话与修行交杂的秘闻。
话说楚国有个叫鳖灵的人,某天失足落水被淹死,尸首逆流而上,一直冲到郫。
人们刚把他打捞起来,他便复活了。
望帝(就是死后变成杜鹃鸟咕咕那位)听说有这样的怪事,便把鳖灵叫来,谈得非常投机,让其做了蜀国丞相。
鳖灵带领人民治水,逐渐取得威望,望帝便把帝位禅让给他。
鳖灵接位后,号称丛帝,又称开明帝。
后开明王朝迁都至蓉城,这便有了最早的城池雏形。
再后来,秦灭蜀,张仪对蓉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
据说张仪筑城时,屡颓不立,忽见有大龟周行旋走,巫觋言:依龟行处筑之。
遂得坚立。
人们为了纪念张仪,在岷江边上建了一座张仪楼,百有余尺,临山瞰江。
而负责修建的人,叫公输班,也就是鲁班。
到了秦昭王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蜀地始成天府之国,千年无水患。
结果到了唐朝时,突然来了一场洪水,灌口决堤,毁田无数。
据道门典籍记载:当年公输班建好张仪楼后,在某隐秘处埋了一只挑担木人,两边担上各放了一粒稻粟,保持木人平衡,并留下一句话:木人不倒,水不近蜀。
而灌口发水那年,在水灾之前,蜀地先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灾,能找到的粮食都被吃掉了……
(晚上冇了……),!
皆为都江堰两千年未决口而骄傲,其实它也决过,但不是主体工程。
1933年,岷江上游的叠溪发生大地震,引起的山崩将岷江截断为大大小小的湖群。
后来湖群溃决,排山倒海的洪水随江而下,浪头有几十丈高,直接冲毁了都江堰渠首枢纽。
再往远说,唐朝有一次水灾,灌口段也决堤损田,酿成大祸。
灌口是个镇,因位于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
杜甫有一首诗《石犀行》,粗略记录了这次水灾。
“这诗怎么写的来着?”
小斋想了想,哦对。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
林思义等人不知道这首诗,他们返回道院后,向师长如实禀报。
随着张守阳、晁空图一批人退居幕后,现在是第三任住持,那个油滑的死胖子,风水、阵法大家——王若虚。
他是先天修为,连人仙都没到,但威望颇高。
世间的阵法体系,几乎是他一人梳理重塑,天下修士都因此受益。
而且他性格圆滑,老于世故,将各方面处理的非常干净。
当然他也清楚,自己大概是最后一任过渡,下一棒就要交到弟子们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