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其说是一个盛典,不如说是开一场大会——比柏林电影节还像研讨会。
学霸们凑在一起搞活动能有什么意思呢(……)
作品也都是百里挑一、获过奖的佼佼者,当然也没有太大爆点,谈不上“冷门”
或“黑马”
,后排的媒体们都淡定地拍着照。
台上长篇大论讨论电影,外行人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会打瞌睡。
但场馆里的专业同行们似乎更喜欢这种推心置腹的谈话,编剧聊一聊创作时的灵感,导演分享着拍摄遇到的坎坷和趣事。
容修还不至于打盹,即使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也好像落下了病根——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和顾劲臣一起参加电影节,他就会紧张得手心出汗。
获奖者们的感言说得极快,许多语句没回过味就略过,没听懂也不要紧,容修专心致志地望着舞台上,一分一秒地熬着时间。
掌心里沁湿,收垂在腿侧,捻紧着小骰子,不久便被另一只手勾缠。
两人望着台上,手指于暗处做着安抚又亲密的勾当。
与各大电影节的常规奖项不同,伦敦电影节拥有属于自己的奖项,并且每一个奖项都拥有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每一位电影人心目之中地位超然。
获得“萨瑟兰奖”
的是一部关于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由一位比利时导演执导。
比利时导演从席位起身时,全场掌声雷动,顾劲臣、李里与众人一样大声鼓掌,为这位新人导演送上最热烈的祝贺。
起初,容修不明所以,旧隐形眼镜度数不够,他看不清舞台,直到翻阅腿上的场刊,看见上面的导演介绍,容修才顿悟,鼓掌的力道也不由加重。
照片上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不论谁看都会觉得,这人是一位有资历的老导演。
但是,他获得的“萨瑟兰奖”
是颁发给处女作的。
这位半路出家的老导演,大半生的工作都与电影无关,从水电工到卡车司机,终于在即将六十岁这一年,完成了年轻时梦想,亲自拍摄了一部电影。
登台之后,拿到麦克风,比利时导演面露羞涩,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他忐忑地说:“嗯,他们说成名即巅峰,我真心希望这不是预示‘我的退休时刻已经到来’的信号,我才刚刚起步,我爱电影。”
全场一片欢笑,更热烈的掌声送了上去。
一个小高潮过后,现场气氛很快又安静下来。
随后是“萨瑟兰奖”
的评审团大奖,说白了就是第二名。
接下来是为专业部门准备的奖项,比如沉浸式艺术和xr奖,颁发给了一部惊悚电影。
容修有样学样,又翻阅了一下场刊,看到了这部电影《小尸体》海报,然后合拢了杂志再也没看过。
专业奖项不多,可惜并没有配乐大奖,这让李里无比遗憾,不然威尼斯小狮子坐在这,肯定会备受关注吧?
随后又是一个重量级奖项,历史悠久的“格里尔森奖”
。
带名字的奖项都非常有针对性,这是专门颁发给纪录片的。
与“萨瑟兰奖”
一样,除了大奖获得者之外,同样有评审团的特别嘉奖。
现在一听到“评审团嘉奖”
,容修的耳朵都嗡嗡的,心理阴影面积极大,果然是落下病根了。
直到大家将目光聚焦到一个较为重要的奖项上——
最佳英国新人奖。
顾名思义,奖项是专门颁发给英国演员的。
在所有成功电影人眼中,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和影后,分量堪比奥斯卡,甚至比奥斯卡更胜一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