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墨珣拿到题目的时候只先将它拆出来看,这时候还不能动笔,得等到考官把所有的卷子发完了,所有人才能一起写。
墨珣琢磨着杂文的写法,又开始想该怎么起头、引用什么典故、举出什么例子。
等到考官宣布可以动笔之后,墨珣才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而后开始在草稿纸上起笔。
“报怨以德”
出自《老子》的“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和“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而《论语·宪问》中,孔子则认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当然,这题的考点就在老子的言论上。
若单方面只看“报怨以德”
这句话,很容易就能用孔子的“何以报德”
来反驳。
《老子》需读透,一句出自
第六十三章,一句出自第七十九章。
而本题的所考的重点在于对老子的话究竟理解了多少。
墨珣对老子的言论更了解一些,老子的很多思想与他们“玄九宗”
的道义乃同源。
老子认为: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行索取对方所欠的事物。
1
老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无为而治”
,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老子》
第六十三章中也提到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
这并不意味着“不记别人的仇,还要给他好处”
,而是记仇归记仇,但不能直接当面地打击对方,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
“圣人”
真想“以德报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