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以周朝的君主就自称是王,同时还给商朝最后一任君主帝兴起了一个谥号,叫纣王,这个纣就是暴虐无道的意思。
不过中国文化有个特点,神和人的世界是打通的,人间的统治者死后也会变成神,上升为帝。
那皇帝的帝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帝王崇尚无为之治,具体的事都由手下人来办理,这些主持办理具体事务的人就是“君”
。
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啊,中国的最高统治者都叫皇帝,但其实皇和帝原本是两个意思。
主是一种所有权的意思,可以是一个房屋的主人,是一个城池的主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主人,可以用在普通百姓上,也可以用在君主身上。
但他们其实有很多细节和区别在里面。
所谓的三皇啊,有好几种说法,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天皇燧人氏,地皇神农氏,太皇伏羲氏。
至于皇、帝、王,先说皇和帝,这两個字经常合在一起叫皇帝。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周朝的君主称王不称帝呢?帝不是比王更霸气吗?
君此字始见于商代,古字形从口、从尹,尹代表掌握权力者,口表发号施令。
帝辛还有一个更熟悉的称呼叫商纣王,商纣王是周朝给他的谥号。
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啊,说王字有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代表贯通,能够贯通天地人的就是王。
上古时期的祭祀很多都是这样,戴着羽毛的帽子,手里拿着灯火,在那里跳舞。
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觉得王这个称号太没意思了,我把你们都给灭了啊,你们就是王,难道我还得继续称王吗?
所以他就用皇和帝结合成了皇帝这个词,显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超越了古往今来一切统治者,因此被后人尊为千古一帝。
什么魏惠王啊,齐威王、秦昭王、赵武陵王,你方称霸我登场啊,王这个称号也就大大缩水了。
这种说法听上去很霸气,但很遗憾,它并不是王这个字的本意。
到这个时候,皇帝和王的区别就很明确了,皇帝高于王,皇帝可以封王,王可有自己的领地,但王要服从皇帝的命令。
所以,刘宏尊自己的父亲为皇是有讲究的,帝是有实际权的君主,而皇没有,它大多是一种祭祀和尊称。
比如刘邦称皇帝之后就尊称自己的父亲刘老太公为太上皇,是皇,而不是太上帝,皇代表一种祭祀和尊崇,其实没有多大的权利。
建宁元年(168年)九月,大将军窦武在与宦官斗争中失败被杀。
建宁二年(169年)正月,汉灵帝派遣中常侍从河间国迎接母亲董氏到京都洛阳,并将董氏的哥哥董宠、侄子董重也征召到洛阳。
同年三月初三日,汉灵帝尊母亲董氏为孝仁皇后,居住在南宫嘉德殿,宫殿称为永乐宫(董氏因居永乐宫,故称永乐太后),任命董宠为执金吾,董重为五官中郎将……
什么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什么是母凭子贵?什么是乡巴佬突然变太后?
看看董太后就知道,直接白捡了一个太后,成了东汉最牛暴发户。
董太后可算是个百年不遇的大奇葩,正常人家的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走歪路,可这位却把自己儿子往邪路上引,怂恿汉灵帝买卖官职。
她到底是咋想的呢?其实这是她独特的后宫生存法则,是很典型的暴发户思想。
窦太后死了,她腰杆子便挺起来了,成了名副其实的董太后。
刚来到京城的那几年,董太后还是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的。
一个呢,是自己身份尴尬,再者他也人生地不熟,也没有自己的亲信。
还有就是他的儿子汉灵帝最开始还是想着要好好做皇帝的,所以他也不敢太过造次。
但是呢,时间一长,董太后就发现儿子不是当皇帝的那块料,而且在这期间,她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后宫得有一个厉害的生存法则,那就是要培养几个宦官亲信。
于是她对准身边的一大批宦官,让夏恽、封谞等人组成一个破坏力极强的宦官集团。
并且从这时候开始,他们开始教唆汉灵帝这个皇帝买卖官职。
直接明码标价,官职价格就是你一年俸禄的1万倍,你有多大劲儿就买多大官。
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用钱买了个太尉的官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