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专院校的学生每月都能领到在学校食堂搭伙的伙食费和2-3元的零用钱。
这些待遇没了,包吃包住的待遇就没了。
没饭吃,那是不走也不行了。
对于这点,去下乡搞了一个多月调查的袁军就很有体会。
在树荫下等着探视被关起来的父亲。
袁军嘚瑟道:“哥们儿以前每次月底都会没钱,现在手里还有50块钱,咱们中午去搓顿好的。”
郑桐劝道:“离下个月的生活费还有10多天呢,你别到最后几天又没钱吃饭。”
“我先说清楚,我预支的两个月工资48块钱,30块钱交给我妈了,8块钱在乡下用掉了,我后面一个半月就剩10块钱零用了。”
袁军奇怪道:“给你妈30块钱?你不多留几块钱,要用的时候你还得张嘴问。”
郑桐面有得色,“听我妈说,下半年的棉布棉花可能会更紧张,她想提前给我妹置办好过冬的棉衣。”
“哥们儿挣钱了,你说是不是该出力?”
袁军没有这个负担,“等会进去见我爸的时候,我要秀他一脸。”
“然后再去我妈那里,让她看看她的宝贝儿子在外面过得好好的。”
郑桐坏笑道:“给袁局长开开眼是吧?”
袁军大笑道:“可不。
让他以前老是骂我!”
叮铃铃,叮铃铃。
钟跃民也骑着自行车赶来了,“你们聊什么这么开心啊?”
郑桐微笑道:“聊袁局长。
跃民,你怎么这么慢才到?”
钟跃民以脚撑地,拍了下斜挎包,“调查报告的数据汇总,我刚和宁小峰在家一起整理好。”
郑桐微笑道:“我和袁军的昨天就整理好了。”
“以前去乡下农忙也没注意这些,这次专门调查发现,乡下的中小学也太艰苦了。”
袁军接了一句,“越山里的越困难。”
钟跃民没下自行车,就那么坐在座椅上,“你们去的昌平可能还好点,我去的房山,山里基本上都是很困难。”
袁军依然是站没站样,“昌平那里也不咋地,不看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京城也不是人人都富裕,2015年还有645个贫困村,58万人,而且其中接近40%不是山区的。
钟跃民感叹道:“看来咱们接下的是大工程。”
“单单房山就有600多个村子,改造资金起码要300万。”
袁军疑惑的看向郑桐,“要这么多么?”
郑桐开口说道:“我们也有问过那些老乡,课桌椅的价钱,起房子的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