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埔警署的探长一拍桌子,“老子真想跟他拼了!”
被吓了一跳的雷总探长恨声道:“这里所有人都想跟他拼了。”
“你们倒是把人找出来。”
“找了一个月了,别说人了,连根毛都没找到,投诉倒是收到了一大堆。”
颜探长把难题往回推,“总探长,现在该怎么办?”
雷总探长向众人征询道:“谁有好的建议没有?”
中区警署陈探长自认为有两把刷子,“还是去现场重做一次勘查吧?”
“咱们都去,只有在现场才容易讨论出一些东西来。”
荃湾警署的探长同意道:“我赞成这个提议。”
其他一些探长也附和赞同。
大埔警署的探长急不可耐的说道:“总探长,我们都去现场看看吧。”
雷总探长起身道:“出发。”
坐船渡海,港城这群最精锐的侦查人员在案发现场一通忙碌后,依然毫无头绪。
警队束手无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港城。
午后刚上班就开始有人到‘华侨日报助学金项目处’捐出部分家产。
早有报社和电台、电视台的人守在门口盯着,这个消息自然也很快传遍了港城。
仿佛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陆续有好些人到助学金项目处捐献家产。
这些人会这么做,主要是有个大前提,只要不说出收受的贿赂是谁给的,就没法定他们的受贿罪名。
而港城此时还没有立法‘财产来源不明罪’,他们只是财富与官职收入不相称。
无罪!
比如原来受贿收入400来万港元,多年的工资只有20来万,5倍的话还能保留100万,即使交出300来万,生活照样很富足。
更何况,他们可以先交出一小部分看看风向。
很多随大流收钱的人,本来就是胆小怕事的人,他们不想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搏命是符合逻辑的。
至于港府会去处分这些人,那就更不可能了,没捐钱的人屁股更不干净,都是窝案,谁还不知道谁啊!
京城。
轧钢厂保卫科科长办公室。
范家文有点怀疑蔚主任是被李科长打了一顿,蔚主任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敢说。
不过范家文也没有多嘴探问,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据人事科的档案资料,于顺坤是50年从津城那里调过来的。”
“10多年来一贯表现良好,无不良表现,也没有请假或者出差去外地的经历,还曾经获得过劳动竞赛的表彰。”
李铭皱眉道:“意思是说,我们要去津城那里才能查清楚了。”
范家文回话道:“是的。
于顺坤解放前的经历都在津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