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王,发芽问题解决了,可是发芽后的稻种总还是要播种到田里,外面温度低,怕稻种还是成活不了啊。”
一老农皱着眉头忧虑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姬天赐眉头一皱,的确如这老农所言,即使发芽的稻种到了室外田里依然会面临温度低的问题,这一点自己忽略掉了。
回想当初父母种植秧苗的时候,可是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温的,可这个时候可没有这个条件。
姬天赐抠抠脑袋,突然计上心头,没有塑料薄膜保温,用稻草也是可以保温的呀。
眉头一展,喜道:“咱们可用干稻草进行覆盖保温。”
接着姬天赐又详细的将秧苗田要如何分块,如何用竹竿搭建骨架,然后再覆盖稻草的方法教授给大家,众人无不叹服。
接着姬天赐又教导大家在稻种发芽后,将草木灰、粪等肥料撒在平整好的育苗田,以保持足够的肥力保证秧苗生长所需,同时也起到一定保温作用。
天晴时将覆盖保温的干稻草移开,让发芽的稻种更好的吸收阳光,促进生长。
如此一项一项,姬天赐给大家细细的讲解,不仅告诉大家方法,还将如此会带来的好处都一一告诉在场的众人。
众人第一次知道种庄稼还有这么多讲究,还有这么多技巧。
众人无不叹服,无不对姬天赐崇拜万分,惊为天人。
要知道在场的大都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而且都是各自所属区域的种田能手。
但面对姬天赐所带给大家的种植方法,无不自愧不如。
这一堂占城稻种植课下来,姬天赐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更大高大丰满起来。
以致在不久后,这种姬天赐传授的育种方法便被国人称为大王育种法流传四方,最后被史官记录,传扬后世。
而在不久后,姬天赐传授的育种方法给农业带来的变化,通过亩产量的增加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好处后,各地农民自发的修建起生祠供奉姬天赐的塑像。
渐渐的每年收获时节,农民们都要到生祠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丰收,而姬天赐也渐渐演
变为象征丰收的神,被农民尊称为丰收大帝。
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一个全国性的重大庆典活动,时间逐渐固定为9月15日这一天。
到了这一天,所有人都打扮一新,拿着代表丰收的各种作物,装饰品、工艺品等先祭拜丰收大帝,然后请出丰收大帝的塑像,由八名壮汉抬着走上街头进行巡游。
还有各种表演团队在这一天进行各种各样的表演,大家载歌载舞的欢庆丰收,这项活动被称为丰收节,民间还有一个称呼为狂欢节,一直流传后世。
这些后来发生的事情,此时的姬天赐和众人皆不知晓。
课后,农民、南夷和四夷馆官员各自回到所属城邑,开始按照姬天赐传授的方法进行秧苗育苗试验。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各地都成功的培育出足够的秧苗。
而各地的育苗方法也被四夷馆官员记录下来,汇集到金陵城户部农业司存档。
以便后期根据各地的种苗生长情况,最终产量来改进优化种植方法。
而这种针对农业的精确记录档案,也是姬天赐执政以来的一个创新要求。
以前无论哪国都没有做到如此。
而正因有了姬天赐的这项要求,中华王国的农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连年粮食产量屡创新高,极大的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