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过吧,他本来就带着目的进的考古所,当时完全没想着要转正留下干上几十年,至于现在?对着程九安轻轻勾了下嘴角,徐星辞觉得,如果真能解决了身体里的东西,他真能有以后的话,正式入职考古所,跟着程九安走南闯北的,倒也算得上向往的生活。
“程教授,我发现你越来越温柔了。”
设想了一小会儿,徐星辞笑眯眯将下巴架在程九安肩上,“你以前只知道威胁我不让转正,现在知道担心我不能转正了。”
“别笑了,继续看。”
程九安没赶走徐星辞,只是无奈催促。
徐星辞听话的往后放,整整一页的数字后面,是段没头没尾的话。
准确的说,是没头没尾的一些词语,奇奇怪怪拼凑在一起。
读第一遍的时候,徐星辞甚至没能理解。
反复读了两遍后,徐星辞隐约意识到,这应该是杜宇在进行某种推理。
锁链——青铜——煤——能力——朱鸟——离开——消失——出现——活着
水下——沉船——青铜——能力——活着——死去——消失
中间还夹杂着不成列的“放走”
、“消灭”
之类的。
再下面,记载着大段青铜器的类型,鼎、鬲、甗、簋、爵、角、斝、罍、编铙、钺、锁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青铜器具,其中,鼎被重重画了个圈,旁边写着阿拉伯数字9。
“9?鼎?”
徐星辞小声嘀咕,“这该不会,是九鼎的意思吧?传说中大禹用九州进贡的青铜,炼制出来的那九个鼎?”
单凭这么两个字,到底是不是指九鼎,俩人都说不准,只能继续往下看。
好在杜宇虽然废话多,有用的话也多,大段大段乱七八糟的推理过后,他直接给出了结论。
在杜宇看来,大禹时期的九鼎,应该是有着和青铜锁链类似的能力,鼎里关着各种妖魔,因为有鼎做媒介,鼎的主人可以束缚这些妖魔,只不过这种束缚也有弊端,这些鼎的能力,会随着关押妖魔的死亡而消失。
这和宁堰山朱鸟的情况类似,原本徐星辞确认锁链是有封印力的,但在朱鸟死后,封印力突然消失。
最开始,九鼎的主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弊端,当然,也可能知道,但是没能将这个弊端流传下去,具体什么情况,杜宇没能分析出来,只是在日记里写着:周显王三十三年,天下大乱,宋君恐鼎落入他人之手,从太丘社运至彭城,期间遇险,九鼎具满,欲收妖物斩其一,废一鼎,沉入泗水中,始知,另启一鼎,收之。
“这杜宇都活到现代了,怎么还这么爱写古文呢。”
徐星辞边小声吐槽,边分析。
这个周显王,是战国时期周国的君主,大禹制九鼎后,经夏商周三朝,三朝一直视九鼎为传国之器,传到战国那会儿,也有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里,易主了好多次,肯定也被使用了很多次,按照杜宇日记里说的,到周显王的时候,九个鼎都已经关了妖物。
当时,宋国的国君担心九鼎被抢,想偷偷运到彭城,没想到运送途中遇到危险,他为了收复新遇到的妖物,斩杀了其中一个鼎里关着的东西,那东西死后,鼎的能力也消失了,这也就是所说的废一鼎。
废掉的鼎没了用处,被随意丢进泗水,与此同时,宋君也知道了鼎里的东西不能杀。
不能杀,但需要用鼎,所以另启一鼎的意思,就是在剩下的八个鼎里选一个打开,关着的东西被活着放出来,鼎腾空了,能力没受影响,宋君用这个鼎收服了新遇到的妖物。
听完徐星辞的分析,程九安轻声指正:“运九鼎的命令是宋国国君下的,但运鼎的人应该不是他。”
“也对,国君肯定很忙,不可能亲自运。”
徐星辞又往后翻了几页,没翻到整件事的后续,“也不知道他派谁运的鼎,最后又运去了哪里?”
“战国之前,九鼎一直保存完好,周灭亡后,九鼎凭空消失。
之前有学者猜测,战国时期兵器匮乏,九鼎有可能是被融化打成了兵器,”
程九安沉思片刻,面色有些凝重,“按杜宇的说法,这些鼎里都关着妖物,如果后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鼎融化重炼,里面的妖物很可能被放了出来。”
“需要九鼎之力才能封印住的妖怪,一旦被放出来,其后果”
说着说着,程九安顿住,无声叹息,“也难怪此后大乱多年,异事层出,民不聊生。”
徐星辞沉默片刻,偏头,对着程九安耳畔轻轻吹了口气。
等程九安扭头瞪过来,徐星辞噗呲一声笑了:“程教授,你这是被杜宇影响了吗?也开始拽古文了?”
程九安没吭声。
“行了,别想了,你们程家人啊,就是太把天下当回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