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因此,抓捕叛逆的任务,最终还需依靠大唐的精锐。
“若情报准确无误,一至二月内擒获魔君并非难事,但高昌国会任由我们在其境内自由行动吗?更何况,如此行事无疑会让他们了解我国的作战方式与地形优势,对任何一国而言,此代价过于高昂。
我猜,他们不会轻易同意。”
苏定芳的话语如同夜风,带来了一丝凉意,也带来了现实的考量。
苏定芳轻轻摇晃着他头上的银冠,沉声道:“纵然实情如此,任何主权之邦皆不会任由外族铁骑在其疆域横行无忌。”
“即便难亦需行,否则此番使命将成泡影,凡可用之策皆需倾囊而出。
高昌皇廷心性怯弱,此乃吾辈可乘之机。”
赵大人边揉着酸痛的腰背,边缓缓言道。
此刻众人皆以膝坐于铺满兽皮的地面,帝都长安中虽已遍布各式宝座,然真适者唯有自身方知。
“是否需召更多战力齐聚?兵力充足或能令彼等更易屈服。”
苏定方思索片刻,随即提议。
北疆草原此刻应无大事烦扰,但此时难以调遣兵马,长安城内定有精锐军阵待命,若要征调,从帝都启程至此处无疑更为迅速。
“事态尚未恶化至此,我等能携何许兵力?此间官道是否通畅亦未可知,仅数千人马前来便已耗费颇巨,届时恐将耗资甚巨且暴露我方弱点,此刻吾辈唯有倚仗唇舌之力以震慑彼邦。”
赵大人语重心长,苏定芳在一旁暗自惊叹,原以为赵大人仅为文墨之士,不谙军务,孰料数语之间便触及要害。
帝都长安确拥众兵,然诸多新卒初练未久,根本不适战场厮杀,更遑论西域险境,若贸然遣之,途中恐生无数变故。
倘若高昌境内暗伏探子,若得悉此讯,吾辈恐将事倍功半。
今朝大唐威名远播,周邻诸国皆晓,吾辈刚驱薛延陀之可汗,此乃赫赫战功,薛延陀势力远胜高昌,若以此为据,相信高昌上下自会明智抉择。
翌日晨曦,两国使者遵照既定之约展开交涉,午后时分,营帐撤除,彼等将踏上前往高昌王城之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面对旁人时,瓦达翰演技精湛,对赵大人早已不再流露卑微之态,今日态度恭敬至极,然独处之际,瓦达翰依旧自居下属。
赵大人亦为其解忧,致信长安之际,详述双方境况,并使之阅视。
瓦达翰当场感动得泪光盈眶,他舍弃国族与先祖,只为能在大唐天子名册占有一席之地,日后若在此地失势,尚可远赴大唐寻得庇护。
自然,赵大人亦派人查证,虽身为高昌小王,然地位低下,因其母出身低微,故此类任务落至其身,边境与他国使臣相会,终究是极具风险之事,何国愿让本国皇子涉险?
瓦达翰内心挣扎许久,终决定放弃故土与尊贵,投效大唐,即使背离祖宗,亦要在宗主国留下自己的名字,以求将来有一线生机。
而赵大人深知此举背后的风险,他不仅需为瓦达翰的安危考虑,亦要为大唐的声誉与利益着想。
毕竟,吸纳异邦贵族并非小事,需审慎考量其忠诚度与可能带来的影响。
然而,赵大人非泛泛之辈,他心中已有算计,知道如何平衡各方利弊,既能稳固大唐的边疆,又能展示帝国宽广的胸怀。
因此,他对瓦达翰的决定给予了支持,并承诺在适当时候向大唐皇帝进言,使其得到应有的待遇。
同时,赵大人亦不忘提醒瓦达翰,入大唐并非坦途,需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与能力,方能在强者如林的帝都立足。
于是,瓦达翰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他知道前方既有希望,也有挑战,但他已做好准备,无论未来如何,他都要在大唐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而对于苏定芳等人而言,此次出使不仅是一次外交使命,更是对大唐国威的一次展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