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忙完之后,辛月拉着宋惜娘一起上了自家的驴车,辛长平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见女儿与侄女忙到这么晚,感叹一句:“你们小小年纪就这么辛苦了。”
怕两人肚子饿,辛长平特意买了些零嘴,递给辛月,叫她们略吃一些垫垫肚子,嘱咐道:“莫要贪嘴吃多了,家里姑母定给你们留了好饭菜。”
辛月接过来和宋惜娘一人分了一些,又笑着给辛长平嘴里塞上一块,说:“爹爹也辛苦了,等我们这么久,快也吃一口。”
次日一早,昨日参加招工考核没被当场淘汰的人纷纷聚集到丝坊与染坊外等候招工的结果。
施一娘和妹妹施三娘昨日还是借住在丝坊的宿舍里,所以来得最早,此时站在最前面。
施一娘心里觉得自己昨日表现不错,可是考核她们的人是等她们出去之后才给她们打分,施一娘不知道自己的评分究竟如何,现在难免有些忐忑。
她带着妹妹孤身来潍县,已经是没有后路可走。
虽然她那会发了狠将阿奶与大伯打了出去,骇住了他们,再也不敢登自家的门,可满村的人都在骂她们是不孝的白眼狼,原先娘亲还能用织出的麻布与同村的人换粮食菜蔬,出了这事之后满村再也没人搭理她们一家。
施一娘觉得自己娘亲是个既勇敢也胆小的妇人,勇敢在于娘亲能在没有一亩田地的情况下,还抵抗着祖父祖母的压力,坚持要留在这个没人欢迎她的地方,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织布养活两个女儿。
胆小则是娘亲的天性,她从来不敢对任何人大声说话,更别说同人动手了。
便是爹爹在世的时候,娘亲其实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爹爹向来都把生不出弟弟的罪责归咎于娘亲无能,而娘亲却一句替自己辩驳的话都讲不出来。
可如果不是爹爹自己听信别人胡言,在妹妹三娘前面的那个未成形的孩子,便是个他盼望至极的儿子。
施一娘前日说自己十五岁,妹妹施三娘十四岁,其实施三娘还未满十四足岁,她的十五岁是足岁,说妹妹十四却是虚岁。
在施三娘之前,她娘亲还怀过一个孩子,结果她爹爹求子心切,寻了街头游方道人问胎儿是男是女,那道人张口便说是女,还是怨女投身,会给家中男主人带来灾厄。
已经显怀的娘亲便被爹爹灌了落胎药,生生打下一个能看出人型的胎儿,爹爹当时说果然是女胎,后来娘亲生下妹妹后爹爹还要求妹妹排行三娘。
可之后娘亲再不曾有孕,爹爹曾经有一次喝醉大哭,骂自己不该被骗子欺骗,亲手扼杀了自己的儿子。
施一娘好不容易哄着娘亲回了外祖家,求了外祖母千万替娘亲寻一个和善体贴的人再嫁,她不愿娘亲的一生都是痛苦,希望娘亲能开始新的生活。
她本来准备带着妹妹自卖自身去大户人家做丫鬟,于是把家里能值点钱的东西全部搜刮出来去典卖,然后拿着一点点银钱鼓起勇气去寻县里的官牙。
那官牙是个好人,因为卖身去大户人家要求身家清白,听说了姐妹俩的身世之后十分同情,卖身为奴身家性命就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官牙动了恻隐之心,替姐妹俩另指了一条路,让她们去潍县参加辛氏商行的招工。
听到官牙说辛氏商行的女工一季能赚二三两银子,施一娘便下了决心,若是早知道此事,她不该让娘亲改嫁的,娘亲和自己一起去做工,足够母女三人安家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她一个人做工也能挣不少银子,到时候攒下银子去寻娘亲,若是娘亲过得不好,便带娘亲和离离开,若是娘亲过得好,便给娘亲留下银钱做嫁妆傍身!
施一娘眼里渐渐露出了势在必得的野心,她一定要考上!
便是这回没考上,她去别处找点散活干,下回再考!
染坊的男工那边郭大郎在人群之中最是显眼,且因为昨日他娘亲闹的那一出,没人不认识他,不少人上去和他打招呼宽慰他。
郭大郎黑黑的脸上露出些不自在,但不知想到了什么,他强行扯出一抹憨憨的笑容,跟每一个人都笑着答话道谢。
终于等到了辛氏商行的人出来,人群便嘈杂的嚷嚷起来。
有人低头默默自言自语:“来了,来了,要出名单了,不知道我选上没有,各路神仙显灵,请一定保佑我选上,我今年再凑不够聘礼,七娘就要被许给别人了。”
有人抓着同村伙伴的手不放,紧张的说:“你帮我看有没有我?我不敢看。”
同村的伙伴气道:“我又不识字,你才是读了两年村塾的,你快睁开眼睛,帮我看看有没有我的名字!”
丝坊那边的女子倒是很安静,因为来参加招工的女子没有识字的,胡娘子没把名单直接贴起来,而是找了昨日的大娘来,胡娘子报名单,让大娘大声的复述。
所有女子都不敢说话,生怕错过听到自己名字。
这不是科举,不用从后往前报,大娘第一个便大声喊:“施一娘!”
施一娘的心脏激动的狂跳起来,她身边和她娘亲一般胆小的妹妹施三娘难得大声的说了话:“姐姐!
你被选上了!
太好了!”
施一娘装作抹脸上的沙土,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水渍,扬起一个大而灿烂的笑脸,坚定的点头应道:“是的,我选上了,妹妹,我一定会让你和娘亲过上好日子!”
而染坊那边,许多男子报名时都登记说自己读过书,识几个字,辛祝便让人把选上的名单直接张贴在木牌之上。
郭大郎没读过书,他两个弟弟倒是都读过,他娘亲说地里活太重,她忙不过来,弟弟们瘦弱也帮不上忙,只能让郭大郎分担,郭大郎那时候还傻,也没对家人彻底心寒,于是跟个牛犊子一般在地里苦干了十余年。
他听着身边所有人都在讨论自己的名字在哪里,有人高兴大笑,有人难过叹气,有人也和自己一样不识字,但是认识识字的朋友,只有他茫然的看着木牌上贴的名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