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关于这两首诗,我曾写过两篇小论文,对杜甫不可能死于牛肉白酒,有所论证,请读者参阅拙作《杜甫研究》附录。
“李杜优劣”
,是又一聚讼纷纭的老公案。
有的扬李抑杜,有的扬杜抑李,有的是就诗论诗,有的则兼及思想作风、生活细节方面。
过去,我自己也未能摒除这一积习,存在着抑李扬杜的偏向。
这种偏向,有时也流露在社诗的注释中,这次都作了必要的修订。
在对杜诗的评价上,苏拭的眼光是并不高明的,只看到杜甫“忠君”
这一消极面,远远落后于他的前辈白居易。
但在总的对待李杜二人的看法和态度上,却比白居易更为客观、持平。
他说:“谁知杜陵杰,名与摘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这最后一句,把李杜二人比作端午竞渡中的两只龙舟,很新鲜,很生动,也很恰切。
我们现在自然看得更清楚。
在创作上,李杜二人原不是走的一条路、乘的一条船。
他们打的旗号,一边是浪漫主义,一边是现实主义,分道扬镶,各奔前程,而又各有千秋。
正是“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
因此,我现在认为,在谈论这两位大诗人时,最好不要把他们扭作一团,分什么你高我低。
而且这样做,首先就不符合他们二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精神。
杜甫说:“白也诗无敌”
,态度固然十分明朗;李白说,“飞蓬各自远”
。
寓意也是可想而知。
以上便是这本小书改编的来由和个人的一些想法。
在先后两次修改过程中,我都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同志的大力协助,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对我有很大帮助和启发,谨在此表示我的谢忱和敬意。
萧滌非
一九七八年五月三十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