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龙鳞,皇帝衣上所绣的龙纹。
圣颜,天子之颜,指玄宗。
唐时上朝甚早,故必待日出才能辩识皇帝的面容。
对于玄宗,杜甫还是有一种文章知己之感的。
有同志认为此诗前六句皆言官拾遗之事,“圣颜”
指肃宗。
按拾遗乃近臣,杜诗所谓“天颜有喜近臣知”
,显与“识”
字不吻合又前六句所写景象,也不象安史乱后的长安。
[二三]结二句又收归夔州,回到现实。
一卧,有一蹶不复振之慨。
岁晚,切秋,兼伤老大(杜甫时年五十五)。
末句,指肃宗时为左拾遗事。
青琐,指宫门。
点,传点。
王建诗:“殿前传点各依班。”
又刘禹锡有《阀下持传点呈诸同舍》诗,皆可证。
或解作点辱,不确。
上朝时依官职大小排列班次先后,故曰朝班。
几回,是说到底有儿回呢?见在朝时间很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二四]。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二五]。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二六]。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二七]。
[二四]这首写曲江,是为所思之二。
瞿塘峡是三峡的第一个峡,在夔州东,是所在之地。
曲江,在长安,开元中疏凿为胜境,烟水明媚,与乐游园、杏园、慈恩寺相近,是所思之处。
风烟二字,写景中兼含兵象。
秋当西方,属金,色白,故曰素秋。
接者,是说两地虽万里相悬,而秋色无边,正遥遥若接。
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作用。
黄生云:“一二,分明言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
杜诗至化处,景即是情也。”
[二五]二句主要的意思还是回忆当日曲江的盛况,见得不仅是都人游赏的处所,而且是天子游幸的池苑,江头有花萼夹城,芙蓉小苑,好不风光。
上句故毫无讽意,下句“入边愁”
三字,讽刺之意亦轻,惋惜之意反重。
黄生云:“四句叙禄山陷长安事,浑雅之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