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一]。
江流石不转[二]:遗恨失吞吴[三]。
八阵,是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
按东汉时窦宪尝勒八阵击匈奴,是诸葛亮以前已有了。
亮所布八阵凡四:一在沔阳县(属陕西)之高平旧垒,一在新都县之八阵乡,一在鱼复县(即夔州)永安宫南江滩水上,一在广都,均属四川省。
其中以夔州之八阵图为最著名,即此诗所咏。
又《夔府咏怀一百韵》云:“阵图沙岸北”
,亦指此八阵图。
[一]二句对起。
三国之中,曹操和孙权都有所凭藉,惟诸葛亮佐刘备,差不多是从无到有的,所以说他功盖三分国。
[二]刘禹锡《嘉话录》:“夔州西市,俯临江沙,下有诸葛亮八阵图,聚石分布,宛然犹存,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澒涌滉漾,大木十围,枯槎百丈,随波而下,及乎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诸葛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
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动。”
即“石不转”
的事实。
此句也翻用了《诗经》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
下句中申明为什么不转的缘故。
[三]遗恨二字即承上“石不转”
来。
石实无所谓恨不恨,诗人往往无中生有,这也是诗的妙用。
关于“失吞吴”
,历来解说不一,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把“失”
解作丧失,也就是说以未得吞吴为恨;一派把“失”
解作过失,也就是说以失策于吞吴为恨。
第一派的说法较直截了当。
浦注:“说是诗者,言人人殊,大率皆以吞吴失计之恨,与武侯失于谏止(刘备征吴)之恨,坐杀武侯心上著解,抛却石不转三字,致全诗走作。
岂知遗恨从石不转生出耶?盖阵图正当控扼东吴之口,故假石以寄其惋惜,云此石不为江水所转,天若欲为千载留遗此恨迹耳。
如此才是咏阵图之诗,彼纷纷推测者,皆不免脱母(脱离主题)。”
此说最通过。
诸葛亮的联吴,其实是一种吞吴的手段,并不是他的目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