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五载客蜀郡[一],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二]?万事已黄发[三],残生随白鸥[四]。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五]。
永泰元年(七六五)四月杜甫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死了,他失去依靠,便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东下,故以《去蜀》为题。
按浦江谓此诗作于武死之前,诗中“大臣”
,乃指严武,待考。
[一]蜀郡,即成都。
杜甫在成都,前后合计约五年。
[二]关山险阻,遍地干戈,本不应作远游,所以说“转作”
。
转,反也。
但不得已的苦衷也就不待多言。
金圣叹云:“如何关塞一转,不觉失声怪叫。
看他游字,下得愤极!
今日岂得游之日?我岂得游之人?然此行不谓之游,又谓之何?”
潇、湘,二水名,在湖南。
[三]万事,一作世事,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他回思过去,万事无成,今人已老大,尚复何望?
故不胜概叹,黄发,谓老年,人老发白转黄。
[四]这句感叹将来。
过去是万事无成,现在是一头黄发,今后是仍将象白鸥一样飘飘无所定。
但杜甫从不把悲哀停留在个人身上,所以下面又说到国家的安危。
[五]这两句也是反说,要从反面看。
表面好象恭维大臣,其实是讽刺大臣;好象是宽慰自己,其实是放心不下。
口说“不必泪长流”
,其实正在泪长流。
金圣叹云:“有大臣在,关塞何至又阻?”
正暗用《左传》“肉食者谋之语。
而彼自以为大臣,我亦因而称之为大臣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