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听说林深要查八十年代的教师档案,她慢悠悠地打开积灰的铁柜。
“云溪中学……1985年到1990年……”
老太太翻着目录册,忽然指着其中一页,“哦,这里有个叫苏砚的,上海来的知青,1985年分到云溪,1989年调回上海了。”
,!
林深的心猛地一跳,指尖在“苏砚”
两个字上停住。
钢笔字清秀挺拔,和信里“阿砚”
的落款隐隐呼应。
“她和林启明是同事?”
林深问,父亲的名字叫林启明。
“可不是嘛。”
老太太眯起眼睛回忆,“俩年轻人都是教语文的,关系好得很。
苏老师后来考上研究生走的,林老师本来也能去,县教育局都调令了,他愣是没去。”
档案里贴着苏砚的照片。
黑白照片上的姑娘梳着马尾辫,穿着格子衬衫,站在云溪中学的校门口,身后是爬满牵牛花的篱笆。
她笑得眉眼弯弯,眼里像盛着山涧的阳光。
林深忽然想起母亲的照片。
同样的白衬衫,同样明亮的眼神,只是母亲的笑容里,多了几分江南女子的温婉。
他把档案复印下来,走出档案馆时,阳光正好。
县城的街道上飘着桂花香,和老宅院子里的味道一样。
回到镇上,林深径直去了后山。
晓梅说过,知青点就在半山腰的竹林里。
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荒草没了膝盖,只有一块刻着“云溪知青点”
的石碑还立在那里。
石碑背面,有人用小刀刻着一行字:“山月照归鸟,风雨不相忘。”
字迹已经模糊,却能看出刻痕很深,像是用尽了力气。
林深蹲下来,指尖抚过那些凹凸不平的笔画。
山风吹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仿佛谁在低声念着那句诗。
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
是县医院打来的,说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寄存柜,钥匙在父亲的病历夹里。
寄存柜在医院住院部的地下室。
林深打开时,里面只有一个棕色的牛皮本。
封面上没有字,翻开第一页,是张合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