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考生们十年寒窗不易,多少人年年下第,羞见家人。
你我都是有功名之辈,更理解其中心酸,我便想着,还是要再看一看,就算找不出来更好的卷子,也免了我心中遗憾。”
此话一出,堂上众人表情都好了许多。
如今苏省乡试名额一百零五,已算历届最高,但参加乡试的秀才足有六七千人之多,贡院门前一不小心都能把人给挤死。
几十取一,很不容易,对考生们而言错过一次又要再等三年,每位考官都希望最后的结果足够公平。
但一连批改这么多份卷子,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绝对公正,毕竟不少卷子水平相当,取谁不取谁,还得看考生们的运气。
故此,众人的不满渐渐消退,便回房将黜落的试卷搬了过来。
不过几千份卷子,杨文海一个人哪儿看得过来,他也只能从中抽选。
费了大半天,杨文海抽了上百份卷子,最终选出两份来。
其中一份,确实跟荐上来的卷子最末几位水平相近,定哪一份都能说得通。
可另一份就让人费解了,那卷子上头只有一根竖线,是第四等。
也就是说,此卷从阅卷官手中就被黜落,且众人一看,其文章结构虽无大错,但内容空泛,怎么选都选不到它上头啊?
那一房的同考官特意询问了几句,杨文海却笑道:“卷子是平庸了些,但有些观点还颇有新意。”
他都这么说了,众人也没辙,毕竟杨文海才是此次乡试的老大。
等选好两份“遗卷”
,杨文海又回到位置上,此时案上正放着五份规整好的试卷,正是已选出的五位经魁。
杨文海抽出其中两份,首页的卷面上皆为四个圆圈。
但看批语,一份颇为寻常,另一份却别有不同。
“清真雅正,当行出色。”
“层次洗发,由浅入深,题意既毕,篇法亦完。”
“制义朴实,气象阔大,书理纯密,裁对整齐,言辞渊雅整饬,命义正大弘远。”
前三道批语,竟是一句更比一句长。
而最后一道批语,则是杨文海所批——“谨守绳墨,尺寸不逾。”
杨文海抽出这两份卷子,自然是想从中定解元了。
他也不必问大家的意见,毕竟两者批语的不同已经表明了考官们的态度。
只见杨文海食指一点,轻轻压在一份卷子上。
作者有话要说:
【小知识】
阅卷基本流程:弥封所→誊录所→对读所→收掌所→抽签分卷→阅卷官审卷→房官(同考官)审卷→副主考官审卷→主考官审卷
中间还有些琐碎的流程,文里就没提了。
——
【小故事】
本章其实有许多小故事,比如“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
就是陈独秀遇上的题目,他在《实庵自传》里说自己遇上这样不通的题目,就用不通的文章来对,牛头不对马嘴不管三七二十一乱写一通,还拿了第一,于是更加鄙视科举,但后面很多人认为他是故意这么说来表明他有多讨厌科举的,实际上他还是好好答题的。
——
本章参考书籍:《中国科举》、《八股四题》、《实庵自传》等。
其中四书题by王鳌;五经题by周景。
Ps.现在的科举文不少,但试题就那么些有名有代表性的,我看过的文并不多,不敢保证不和任何文所出的题目重复,但我的试题都是我亲自找来的,每道题都有出处,相信表达方式也完全不同,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