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
秦昭襄王应允。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秦与赵、韩停战言和各自撤兵。
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7、赐死杜邮白起,这位曾以铁血手段震撼六国的战神,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悲哀。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白起的故事以一种凄凉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自长平之战后,白起与应侯范雎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范雎因嫉妒白起的大功,屡次在秦昭襄王面前进谗言,使得白起逐渐失去了秦王的信任。
当秦昭襄王决定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时,白起以其敏锐的军事直觉,判断此时并非攻赵的最佳时机,力劝秦王放弃此念。
然而,秦王却未听从他的建议,坚持发兵。
王陵率兵攻打邯郸,却久攻不下,损失惨重。
秦王心急如焚,欲派白起为帅,以期扭转战局。
但白起深知此时出兵无异于自投罗网,坚决拒绝了秦王的任命。
秦王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他无法理解这位昔日战无不胜的将军为何会如此怯懦。
同时,范雎也趁机落井下石,进一步挑拨秦王与白起的关系。
在秦王的盛怒之下,白起被贬为士卒,并被放逐至阴密。
然而,秦军的战败消息却如潮水般涌来,使得秦王更加迁怒于白起。
他命白起即刻动身前往流放地,不得有丝毫耽搁。
白起病体沉重,却不得不踏上这条通往死亡的旅程。
当白起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时,秦王的使者带着一把冰冷的利剑来到了他的面前。
使者宣读了秦王的旨意:“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
赐剑自刎。”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死亡判决,白起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
但随即,他又仿佛明白了什么,低声自语道:“我本来就该死。
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
说罢,他毅然引剑自刎,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悲壮的一生。
白起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的重大损失。
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本应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继续发光发热。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却以这样一种凄凉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叹息。
三、主要影响1、军事思想白起,这位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战略眼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在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制胜,威震六国,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的军事思想,不仅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最高水平,也为后世兵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白起的军事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
他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种歼灭战的思想在他指挥的多次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