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旦这个底线被践踏了,那就别怪别年轻人不给你面子。
数月来吃了一顿饱饭的王忠恩,赶着牛车回了山上,嗷嗷待铺的妇孺们见了粮食,顿时一片欢呼。
蝼蚁尚且偷生,人求活天经地义。
舍生取义是民族绵延几千年锻造的责任感。
可见地方上的官绅剥削之狠毒!
有了大名的王忠恩连连磕头,当着众人的面,贾琏上前扶起他道:“山下有一处荒废的村子,今后改名为王村,尔等下山后安顿在王村。
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干粮,让大家吃饱了好有力气下山。”
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能被老百姓逼反的官府,里头的官员真是个个该死。
王忠恩以首领之名,发布了新村子的第一条集体公约。
除了赐名与赠干粮之外,多余的事情贾琏也没做太多,免得吓到百姓。
所以啊,付出没有回报,还要被人抱怨不肯996和007,当下的年轻人不炸窝都是怪事。
“谢贾大人活命之恩,即日起,王村设贾二公牌位,日日祭拜。”
数日后,下山的王忠恩等百姓二百余人,来到了王村。
因为官府乱民下山,官府围剿,本地住户活不下去,纷纷跑路。
看见官兵的时候,下山的百姓们还有点害怕,好在这些官兵和颜悦色的,为首者与王忠恩交接。
粮食方面主要为晒干的番薯丝,大米只有两千斤。
次日天色微明,王村的百姓都起来了,寒风中喝一口热气腾腾的番薯丝米粥,妇孺们收拾家园,清洗旧衣物,小孩们成群结队的去打柴,成年男丁下地。
荒废一年的土地,需要翻一下,清理杂草,晒干烧灰,来年才能耕作。
农耕社会的底层百姓,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不过方圆五十里。
是他们不想走的远一点么?非也,是朝廷用法律把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农耕国家没人种地,是要出大问题的。
郧阳这边山多,百姓在不多的水田里种的大米,他们可一口都吃不到,最多吃一口米糠和野菜的混合物。
明末引进,大周朝太祖大力推广的番薯,才是这里百姓最常吃的粮食。
就这么几样东西,百姓果腹之物,在郧阳这个地界上都不能保证吃饱。
一直高度关注王村的贾琏,获悉回报后,忍不住叹息:“勤劳已经深入骨髓,百姓的生命力如同野草,给点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
一丁点的希望都看不到,才会铤而走险。”
一个典型诞生后,无数的人跟着效仿。
不断有小股乱民下山,一开始还能有点好条件,比如给头耕牛之类的。
后来的就别想了,能有粮食种子农具,就已经是竭力支应的结果。
庆幸的是这一政策得到了承辉帝的大力支持,严令周边各府,不得借机涨价。
这时候的官府对商人是不讲道理的,一把菜刀,平时卖五十文,现在你敢卖八十文,都能给你抓起来。
让伱知道什么叫官府的铁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