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恭亲王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大殿里的每一个人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此事万万不可!”
大学士倭仁的声音高高的响起,“天朝体制,从来都是四方蛮夷在我京师设置常驻使节,岂有天朝派遣使节为蛮夷之邦酋首道贺的道理?”
看到倭仁迈步出班,恭亲王心下冷笑,象是知道他会第一个跳出来,但并没有说话。
“夷人吾仇也,咸丰十年,庚申之变,创深痛巨,此仇何能一日忘记?”
倭仁大声道,“而今竟要遣使通好,此事传出,必为天下所笑,人心由此丧尽,还请皇太后皇上收回成命!”
“倭大人所言,甚是可怪。”
文祥的声音响了起来,“不和夷人通好,难道还要和夷人开仗不成?”
文祥的一句话便将倭仁噎在了那里。
“真要开仗,是不是倭大人还要学胜保冲锋陷阵,替皇太后皇上断后,然后再来一次焚园之祸?”
文祥厉声道,“倭大人,夷人求通好,你却在这里煽风点火,欲起衅端,你是何居心?”
“你!
……”
倭仁一时为之气结,他没想到文祥会在这里挑他的毛病,一时偏偏又说不出反驳之词,只是一个劲儿的在那里气得发抖。
“文大人言重了,倭大人的意思,是不可遣使去法,坏了朝廷的仪制。”
大学士宋晋出班道。
听到宋晋一句话避重就轻的给倭仁解了围,而且把矛盾一下子便转到了朝廷外交上的“死穴”
——礼制问题上来,恭亲王的心里暗生警惕。
中国传统王朝以儒家学说为立国之本,其政治学说的核心便是“礼治”
。
清朝自关外入主中原,对“礼治”
传统的继承,成了其统治合法性最重要的来源,自然,在礼仪方面的“刚性”
也就较前代更强,可供回旋的余地更小。
外国对清朝礼治传统的挑战,始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
朝贡体系下,清廷自视为“天下共主”
,马戛尔尼们所寻求的却是平等外交下贸易条件的改善。
主管藩属事务的礼部的办法是按照“朝贡”
体系的需要,在翻译的时候,擅自篡改人家的外交文书。
文书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意思乱改,反正“夷人”
也看不懂;但真到了需要“夷人们”
三跪九叩中国皇帝的关头,却总不免露出马脚。
但文字游戏还是要继续玩下去,马戛尔尼使团以谒见英王行单腿下跪的礼节,谒见了乾隆皇帝;清方文献却堂而皇之的记载:使团正使“行礼如仪”
。
但嘉庆皇帝则不像他父亲那般满足于文字游戏,阿美士德使团不肯对他三跪九叩,他就把他们赶出了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