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广袖飞扬,从心而笑。
“听张夫子说,大家爱作诗。
她托我讲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做诗。”
乡亲们眼睛一亮,下意识要叫好。
双手都要拍在一起了,陡然想起顾有财说过,林举人的讲课方式就是他讲完后,大家再出声提问。
于是,大家个个屏声敛气,乖乖巧巧地听讲。
“大家都觉得诗很难,因为要讲究平仄对仗,格律诗尤其如此。”
“但若抛去这些形式来看,诗,其实是内在情感的表达。”
“比如,汉乐府《江南》,它是这么写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看起来并不押韵,甚至会让人疑惑,鱼戏荷叶东南西北都写了一遍,会不会显得啰嗦?
为什么这首诗看上去平平无奇,却如此有名,流传如此之广?”
乡亲们纷纷点头。
这首诗感觉不像是诗人做的,倒像他们自己说的大白话。
林举人平和道:“因为《江南》本质是一首曲子,一首采莲时唱的曲子。”
“在江南可采莲的季节,莲叶茂盛,一片连着一片,布满水面,几乎与天边相接。
采莲的女子撑着一叶小舟,从碧绿的莲叶中划过。
看水天一色,天地广阔,莲叶田田,看水中的鱼儿嬉戏于荷叶之间。
她心情惬意,放声歌唱。
鱼戏荷叶间。
她的同伴们彼此呼应唱和,或你一句,我一句。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林举人亲自唱了一遍。
当他再唱第2遍的时候,乡亲们便陆陆续续地开始了跟唱。
恍然理解了当年唱这首诗的人心中的惬意。
林举人笑道,“大家以吟诵的方式去读诗,会更容易理解。
《江南》不仅是采莲之活泼热闹生活景象的描写,也是心中惬意之抒发。”
“做诗,同样是由感而发。
《尚书·舜典》有这么一句话,诗言志,歌永言……”
张梓若托着夹板,快速地做着笔记。
林举人不愧是熟读四书五经的举人,讲起课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内容详实无比。
他先是给大家讲了诗的本质,然后由浅至深给大家讲诗的种类、演变,以及对仗、格律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