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大明境内,楼二还做些囤货居奇的事情。
更不要说对鞑子,又有几分慈悲之心。
周梦臣虽然任由粮价飞涨。
但是心里却是数的。
因为很简单。
而今大同的秩序有很军事管制的味道,大同之民都是一些什么人?就是大同军将士以及家属,或者朝廷官员与朝廷官员带的人。
再有就是生员与大同书院学子以及家属。
甚至可以说,这个群体有相当大的重合部分。
想想就知道,大同而今已经沿边一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没有一百万人还不清楚。
但是这些支撑了近十万兵马。
大同的人口结构就可想而至了。
于是,周梦臣一招朝廷管饭。
粮价对这些人影响就忽略不计了。
毕竟周梦臣发的军饷就是粮食。
甚至这些人手头还有一点点余粮。
而且吃了朝廷的饭,给朝廷干点活不多吧。
外面粮价飞多高,都是坑这些外来客商的。
晋商这么有钱,吃几天高价量怎么了?如果他们觉得价格高,可以从外面带粮食啊。
周梦臣一点不反对晋商将粮食带到大同。
甚至真有人这么做了,周梦臣还想要不要给这个减免赋税。
可惜整个北方都大旱,旱情轻重不同,粮食价格涨的也不一样,可以说大同的粮价还真不是北方最高的。
辛爱大怒说道:“大同,大同,大同,什么时候都说大同。
难道非要在大同买粮了,其他地方都买不到了吗?”
赵全苦笑说道:“王爷,真买不到。
与我相邻的军镇,也就是蓟州镇,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宁夏。
蓟州镇管得最严,可以说锦衣卫一直死死盯着,根本没有办法走私。
至于宣府,南朝邸报之上,刚刚说北京运了十万石粮食到宣府赈灾。
宣府的粮食早就到了二两甚至三两了,有价无市。
这才让北京向宣府放粮了。
至于山西镇,去年一战,偏关一带已经荒芜一片,哪里还有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