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只是李成梁一过玉林,立即感觉到不同。
蒙古民生凋敝。
李成梁是铁岭人,距离草原本来就不远,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去过草原之上。
对与草原生态有自己理解。
他看得出来,这草原上看似一片碧色,但是细细看看就知道草色不一。
就是因为水源的缘故。
李成梁虽然之前没有来过草原之上。
但是他知道,不是正常的现象。
毕竟靠近边墙这一部分,可是漠南最好的草原。
李成梁随即想到:“大同旱情都很严重,而漠南岂能不受灾,只是不是时候啊。”
李成梁想起徐渭的特别交代,逼反鞑子这一件事情,要从长计议,等候命令。
最少今年是不行的。
今年旱情已经影响到了军事行动。
只是李成梁非常清楚鞑子的习性,鞑子一旦遇见这么大的旱情。
会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最大的可能,就是出兵南下。
想起正在大兴土木的大同,李成梁忽然觉得这一个任务,或许有些棘手。
要小心自己成为鞑子骑兵用来祭旗的那一个人。
李成梁越往北走,就越是担心。
因为他看见了,一行数辆车,十几个壮汉,还有一些老弱的队伍,正在南下。
他们一见李成梁一行人,纷纷警惕起来,弯弓拔剑的。
李成梁放下武器,孤身过去,询问了一下情况。
果然如李成梁所想。
鞑子放牧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数千人一起放牧迁徙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鞑子的军事组织模式。
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另外就是这种以家庭为规模,一个家族不过十几个人。
牲口数量也不多。
铁木真发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生产模式。
但是随着草原战争的不断进行,这些零散的户口都被兼并了。
已经不多见了。
而且一家人在草原上放牧,听起来很田园牧歌。
但是实际上,一旦遇见什么事情,都死的无声无息。
这些人称为野鞑子。
其实不会太多的。
家庭生产的脆弱性导致他们承受不了太多风险。
很少见的。
李成梁今日却看见了。
他其实看出来了,这不是野鞑子。
野鞑子一般都比较穷,这是一些脱离部落的蒙古牧民。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蒙古牧民逃离部落?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