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心急了
就是自然环境的原因。
太过薄弱的自然环境。
一旦遇见旱情,很可能颗粒无收。
这样的记载在大同历史上并不少见。
残酷生态环境,与其他因素叠加在一起。
也就形成了少量好地,最多不超过十万顷,被达官显贵占据。
朝廷在这里占据的不过万顷。
但是其他旱田劣地,没有完善的水利工程,百姓很难存活,自然各谋出路,逃入关内有之,逃出关外的有之,妻女成为享誉天下的大同婆娘,也有之。
周梦臣陷入沉思之中。
他不得不承认。
如果真对大同百姓好。
杨继盛的方案是对的。
大力增加水利工程。
减少旱情对大同粮食生产的影响。
这才保证大同成为塞上明珠的重要依靠。
而这样做,其实对粮食生产增幅并不是太大。
正如之前说的,屯田开垦其实已经走到了尽头。
毕竟大同附近就那么多土地,大同在册百姓就那么多人。
所以杨继盛的办法,是增加了大同的底蕴,并不能直接增强大同的硬实力。
周梦臣看着周围劳作的百姓陷入沉思之中。
心中暗道:“今后数年,我要提高大同的实力。
那么大同的实力到底是什么?第一是粮。
这是必然的。
军事行动需要天量的粮草。
再加上安堵青城百姓,我估计要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之多,几乎是大同一年的粮食产量的。
我本来想紧衣节食。
三年结余一年的粮食,而今看来未必了。
第二就是银两。
大兵一动,自然消耗非常多,没有一两百万两,是不可能的。
其余就是各种其他资源,比如钢铁。
比如火药,火器。
比如水泥,等战略物资。
而今看来,这粮食安全并不稳定。
本来就要增加一些投入。
只是如何做到两全其美,一分钱花出两分钱的作用。
就不好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