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首先是仪式歌舞,这就是非洲人跟神灵沟通的独特方式。
在部落庆典或者重要祭祀时,大家穿着花花绿绿、奇形怪状的服饰,跟着节奏疯狂摇摆。
那鼓点就像装了马达,敲得人心都跟着蹦跶,感觉下一秒就要灵魂出窍,跟祖先来个跨时空互动!
“乌达尔边说边眨动着他的大眼睛。”
还有社交歌舞,这就是非洲人的“交际舞”
。
不管男女老少,往广场上一聚,瞬间变成武林高手。
他们的舞蹈动作很夸张,扭腰、摆臀、甩胳膊,仿佛身体里装了弹簧,根本停不下来。
在这里,没有羞涩,只有尽情释放的快乐!
“乌达尔边讲边扭动身体做着示范。”
再看看戏剧,民间故事剧首当其冲。
演员们用生动的表演把古老传说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有时候一个演员能分饰好几个角色。
一会儿是英雄,一会儿变妖怪,变脸比翻书还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讽刺剧也很有特色,就像非洲版的“吐槽大会”
。
演员们通过搞笑夸张的表演,吐槽社会现象,把大家憋在心里的话全倒出来,逗得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让人忍不住思考。
总之,非洲的歌舞和戏剧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充满了惊喜和欢乐,等着咱们去挖掘!
“乌达尔的讲演结束了,教室里安静了片刻,立刻就响起了掌声。
丽丽是第一次走进麦卡雷雷大学的课堂,而且是聆听丈夫的授课。
因为她的斯瓦西里语很差,几乎听不懂乌达尔的讲授。
但看他在课堂上那么活泼的授课方式,也随着身边的学生一起笑,那些学生笑得特别放松,丝毫没有受课堂的限制。
大概因为不能完全听懂,丽丽就像是在看一场外语的艺术演出,脑子不时开小差。
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到非洲,到内罗毕大学演讲,用的是英语,很多地方都是乌达尔帮她润色的。
她发表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论文,也是乌达尔帮她翻译的。
站到内罗毕大学的讲台上,还是乌达尔无声地站在她身边。
乌达尔在北大,学京剧、学太极,听他讲还跑到浙江什么地方去学武术。
讲台上,乌达尔开始在划动黑板,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非洲的文字,她听出那是乌达尔的民族语言干达语。
想想乌干达国土面积不大,但民族众多,有65个民族,有独立文字的民族不多,但各民族都坚守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文化传统。
丽丽此刻似乎找到了答案,为什么乌达尔具有超强的语言能力。
,!
他生长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小就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
记得乌达尔对丽丽说过,虽然很多民族的语言用的人很少,几乎没有对外传播,但他愿意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因为有许多谚语隐藏在那些民族语言里,有许多被异国文明吞噬的部落文明记载在那些语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