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工匠们虽然不解其意,但见李明衍言之凿凿,且巴清在旁督促,便不敢怠慢,立即着手准备。
很快,成堆的竹材被送到现场。
李明衍亲自示范,指导工匠将竹竿劈开、剖平,再用麻绳紧密编织成宽约一尺的竹管。
编织过程中,他特别叮嘱要保持竹管内壁平滑,以减少水流阻力。
当第一段竹管编好,李明衍皱起眉头——古代工艺虽精,但竹节与竹节之间仍有缝隙,若不处理,水必从缝隙漏出,虹吸效果大减。
"
鱼鳔胶可曾送到?"
他急问道。
"
刚到!
"
一名工匠提着一个陶罐跑来,罐中盛着一种粘稠的淡黄色胶状物。
李明衍露出喜色。
鱼鳔胶是古代重要的粘合剂,以鱼鳔煎熬而成,具有极强的粘性,且遇水不化。
他迅速指导工匠将胶涂抹在竹管接缝处,确保水密性。
与此同时,另一组工匠已经将生石灰送到现场。
李明衍命人将石灰研磨成细粉,装入小布袋中,准备带入井下,用于他的第二个方案——石灰阻毒雾。
"
生石灰能与毒气发生反应,降低毒性。
"
他对巴清解释道,"
井下人员可撒石灰粉,暂时驱散毒雾,争取救援时间。
"
巴清听得半懂不懂,但见李明衍胸有成竹,也不多问,只专注于调度人手,确保各项准备工作迅速进行。
最后,李明衍命人将大量麻布浸湿混上草木灰,拧至半干,作为简易防毒面具。
这是他的第三个方案——保护下井救援的工人。
"
草木灰泡过的湿麻布可以过滤部分有毒气体,救援人员务必将口鼻严密包裹,并频繁更换。
"
他详细叮嘱着注意事项。
就这样,在李明衍的指导下,三项准备工作同时进行。
巴清的矿工团队执行力惊人,不到一个时辰,第一根十余丈长的竹笼虹吸管已经编织完成。
此时,天色已暗。
矿区燃起了数十个火把,照亮了整个工地。
李明衍亲自检查竹管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命人将一端缓缓放入井中,直至触及水面;另一端则延伸至矿井外的低洼处。
关键时刻到了。
按照虹吸原理,需要先将管道内充满水,才能启动虹吸效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