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753章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过黄河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
这首《龙的传人》创作时间还要早于《我的中国心》,侯德健创作,李建复演唱发行于七八年,登上春晚的时间却晚了《我的中国心》四年。
当年,丑国与中国湾岛省当局“断交”
,在湾岛省政治大学读书的侯德健对周遭的“悲情”
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一直被悲情笼罩,受外国人牵制,他愤怒于这种懦弱的悲情,于是就写下了《龙的传人》。
因为海峡两岸的矛盾冲突是兄弟之间的纷争,容不得外国人在其中挑拨离间、渔翁得利。
该曲创作的初衷是侯德健想写一首爱国歌曲,宣扬民族主义,只不过,他的爱国与民族主义与许多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和当时的湾岛省当局更是大相径庭。
1978年正是湾岛省校园民歌浪潮的高潮时期,《龙的传人》很快在以挖掘校园民歌著称的新格唱片录制完成,由李建复演唱,推出后被迅速传唱。
国民党政府于是也大力推广,不久后,湾岛省《联合报》刊出歌词全文,原词中“四面楚歌是奴才的剑”
被改为“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
。
侯德健认为,被修改的原因是有人认为“奴才”
二字过于敏感,对鼓舞士气不利。
《龙的传人》诞生后不久,宋楚瑜在成功岭向正在军训的学生演讲,题目就叫“龙的传人”
。
对于《龙的传人》,宋楚瑜在原词第三段后面又加了一段,以表达自强不息的斗志。
歌词里添加了“处变不惊”
、“庄敬自强”
的词句,湾岛省当局官员通过唱片公司传达了修改的意图,侯德健明确表示“无法接受”
。
宋楚瑜没有甘心,先是叫人把侯德健、李建复请到办公室,对两人的创作进行了一番表扬,然后又请侯德健的老师和长辈们吃了一顿饭,席间提出想让大家一起帮助劝说侯德健修改歌词。
侯德健的师长们当场反过来劝宋楚瑜,如果非要表达另外一层意思,不如另找人写歌。
政治人物们认为这是为歌曲增色,显然侯德健并不买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