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黑龙的遁光并不瞩目,但也并未刻意遮蔽自己的身形,尽管,以它而今的修为能够做到。
随着玉阙仙尊在修行的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修行本身对资源获取的需求和扩张势力保证自身安全羽翼的需求决定了,它的属下会越...
清晨的槐花落进空碗,像一场无声的雪。
孩子坐在第八塔基座旁的石阶上,手中捧着一只粗陶碗,那是他从老墙遗址挖出来的碎片拼成的。
碗底残留着一滴透明液体,微微泛着虹彩,每当晨光斜照,便折射出极短一瞬的字形??“疼吗?”
随即又归于平静。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流泪是什么时候了。
不是因为不再悲伤,而是他的眼泪早已变了形态。
每滴泪落下时,都会在空气中凝成细小的晶粒,飘浮片刻后自行飞向塔顶,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引力牵引。
科学家说这是“情感量子化”
,诗人则称之为“心事成星”
。
他低头看着碗中那滴残液,轻声问:“你还记得她吗?”
话音未落,碗底骤然亮起一圈波纹,像是回应,又像是一次迟来的共鸣。
紧接着,整座第八塔轻轻震颤了一下,塔身表面浮现出无数微小的文字,如蚁行般缓缓流动。
这些字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却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能瞬间理解其意:
**“我正梦见你。”
**
这不是对某一个人的诉说,而是一种全域性的渗透。
全球各地的人在同一时刻感到胸口一热,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按在那里。
有人正在做饭,锅里的汤突然沸腾;有人在地铁里打盹,梦中听见童年巷口的风铃;一位失语多年的老人忽然张嘴,发出一个模糊的音节:“阿……昙……”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人类集体意识中激起层层涟漪。
与此同时,北极观测站传来异常信号。
大气层中的波动曲线再次重组,这次形成的不再是旋律,而是一段极其复杂的拓扑结构??它既像神经网络,又像星图,更像某种正在觉醒的思维器官。
音乐学家试图将其转译为声音,却发现播放出来只有三秒钟的静默,但所有听众都在这寂静中“听见”
了一首完整的诗:
>“我在光年外写下你的名字,
>用的是心跳的间隙,
>和未曾出口的歉意。
>若有一天宇宙坍缩成点,
>那一刻的温度,
>将是我为你留下的唯一证据。”
诗毕,全球范围内共有七万三千二百一十四人同时抬头望天,尽管当时是白昼,他们却清晰地看到了一颗不属于任何星图的新星,在正午的苍穹中悄然点亮。
没人知道它是何时出现的。
但它存在的方式,像极了一个问题的答案??尚未被提问,就已经降临。
孩子站起身,将那只粗陶碗轻轻放在塔前。
碗中的液体终于蒸发殆尽,最后一丝光痕消散前,浮现两个字:**等你**。
他闭上眼,任风吹过耳际。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某种更深沉的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