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哦。”
周嬗颇为失望,他下意识问,“要我多给钱么?”
“要的。”
玉和尚答的飞快。
周嬗:……
他吐出一口气,走向村边的河道旁,临水而照,见浑浊的水面上隐隐出现一张平平无奇的脸,少年身子瘦弱,穿黑色短打,唯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太过显眼。
他咬咬牙,转身问:“有剪子吗?”
玉和尚便递给周嬗一把剪子,银制的,表面有些斑驳,刃口却十分雪亮锐利。
周嬗抓起自己长及小腿的头发,一手甚至抓不完,剪子剪得很吃力。
他没办法,只好一小把一小把地剪,剪得坑坑洼洼,乌发缕缕落入河道,顺流而下。
玉和尚实在看不下去,从他手里接过剪子,细细修剪,修到齐腰的位置。
周嬗的头发长且厚,如今是不长了,能藏进头巾里,不叫人盯着他的头发看。
以往许多人,见到周嬗散发的模样,都会夸他的头发生得漂亮,他也会细心打理,日日给头发擦上茉莉发油,用篦子仔细地梳。
剪了发,戴上头巾,又套上斗篷,周嬗成了一个随处可见的少年旅客,坐在马背上,手紧紧抓着玉和尚的僧袍。
周嬗问:“我们先去哪?”
玉和尚答:“平阳府。”
周嬗点头:“好。”
马嘶鸣几声,撂开蹄子向平阳方向奔去,周嬗裹进斗篷,忽然转头向北边看了一眼,见天光大亮,鸿雁掠过天际。
……
“咳。”
边地清寒,张瑾为站在边墙下,右手握拳抵在唇边咳了一声,他若有所感,抬眸朝南边看几眼,不由得想公主睡得可好、又可否添了衣服?
“张大人,那边有异状么?”
榆林卫千户马正问道。
马正是个标准的陕西汉子,长得五大三粗,乍一看一身丘八的痞气,说了几句话,却发现此人相当豪爽义气。
“没什么。”
张瑾为笑,“马千户,接着之前的话,去岁榆林卫产了多少石粮食?”
马正叹气:“唉,一卫官兵五千余人,若赶上好年头,风调雨顺,也不过二十万石,堪堪自给自足,余粮却积不下来。
去岁又遭逢大旱,足足少了一半的粮食,今年好一点,十七万石,够过冬了,但若鞑靼人打了过来,恐怕还得借调军粮。”
张瑾为闻言沉吟片刻,道:“我晓得了。”
太祖再造中华之后,推崇汉唐旧制,效仿唐代“府兵制”
,行“兵农合一”
,创立卫所制,于边境设立卫所,敌袭时作战,闲暇时种地,以求军户的自给自足。
不过此举于太祖一朝尚且有力,延续至永昌年间,各卫所已是入不敷出,又常发生侵占田地之事,导致逃兵愈多,边防问题不断。
张瑾为深知卫所制度弊病颇多,但若在此时大刀阔斧地改革,只怕时机未到,况且他新官才至,威严还未树立,不宜轻举妄动。
他道:“还请千户大人带我去军田一看。”
马正十分配合,在接下来的两日内,带张瑾为与穆光走遍榆林卫,先探看军田土地状况,又看士兵演戏,再看边防情况,最后总结鞑靼近一个月的具体动作,众人忙得脚不沾地。
大概是少见张瑾为这一类能干的御史,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不拿乔,与军士们一同吃大馍夹肉,从不求好酒好菜的款待。
另一位正五品锦衣卫北镇抚司穆光,更是雷厉风行,往那一站,顶天立地的一根棒槌,诸官兵连大气都不敢出,兢兢业业干着活。
这日中午,张瑾为在演武场外蹲着吃饼,秋阳高悬,他眯起眼睛看了看天色,旋开水壶,喝了几口,正欲起身离去,忽见远方几人快马而来,火急火燎的,似是有急事。
等人近了,张瑾为略略瞪大眼睛,奇道:“你们不守着公主,来榆林卫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