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握起书桌上的竹笔,拿那鸭嘴似的笔尖蓄了些墨汁,我又聚精会神地抄了起来。
一屋子微弱的酥油火光恍惚摇摆着,融融的热气包裹住周身,似乎将彻骨的严寒隔了开来……新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转眼,传大召法会已经召开了将近半个月了。
作为藏域最高的统治者,仓央嘉措自是忙得不可开交。
白日里根本见不到他的身影,所以我也只能做些别的打发打发时间。
传大召法会在藏语里被称为“默朗钦摩”
,为“大祈祷”
之意。
相传藏历政权的建立,传大召法会也作了重大的改革,并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
在时间上从原来的每年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改为正月初三至二十五日结束。
传大召的主体活动是祈祷诵经,每天各举行六次。
早祷、午祷和晚祷为湿经,诵经时有小喇嘛怀抱茶壶或粥桶定时出现,替僧众倒茶或添粥。
上午、下午、晚间三次集会称干经,没有茶水和食品供应,主要进行佛教哲理辩论。
在领经师的带领下,成千上万的僧人用胸音低吟高诵,声音犹如海潮拍礁般雄浑。
在传召期间,各地信仰佛教的群众会前来拉萨布施。
他们挤满在大昭寺二楼的平台上,不时向喇嘛群中抛掷用哈达包裹的钱币。
一些身份较高的施主则手举藏香直接进入诵经场地,亲手把布施呈递给法会主持。
他们认为这是免除灾难积累功德的最大一次举动,所以法会期间布施的礼品数量相当多。
这些布施除用于法会的一部分开支外,剩余的会分给每个扎仓和僧人。
传大召法会最引人入胜的一项活动是在大昭寺南侧曲松热广场进行的考格西的公开辩论。
格西,是藏语“格威西联”
的省音,意为“善知识”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学位。
其中拉然巴格西是级别最高的学衔,就是在传大召法会期间选拔考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