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传抄之人,往往会根据自己所需,只摘抄邸报中与己相关的内容。
譬如说,裴少淮六年前三元及第,确实记载于京都邸报中,数百字描述了殿试盛况,然传抄到闽地的邸报,余剩一句“北直隶顺天府学子夺乙酉年正科状元”
。
再者,邸报传阅于官府当中,又有几个未有功名的学子得以看到?便是看到了,时隔六七年,又有几人能仔细记得?
其二,科考南北之争从未停过,学子们对南边的大才子了如指掌,对北边的能人,却知之甚少。
其三,亦是最重要的一点。
数月以前,泉州府知府谢嘉仍稳稳坐在衙堂之上,众学子皆以为谢知府主考府试不会变,谁都料想不到他会被朝廷缉拿、死于锦衣卫刀下。
此前,不乏学子仔细琢磨、钻研了谢嘉的文章,斟酌其所喜文风,由此押题作文章,以谋被谢嘉取录。
事发之后,众书院又凭以往经验,猜想朝廷可能会从布政司委派参政、参议大人,临时掌管泉州府试之事,便又着重琢磨了这几位大人。
谁成想,朝廷会突然委派一个五品知州担任主考官?
等到告示贴出来,所剩时日无多,紧急之下,众书院能打听到的消息并不多。
换言之,他们压根没想过裴少淮会当主考官。
……
世上有短视之人,自也有远视之人,短视者仍在为自己没押中筹码而叫嚣不已,对自己此前的“付出”
耿耿于怀时,已有学子向同安城、南安城的百姓打听裴知州的事。
读不到他的文章,识得他的几分事迹,也是好的。
……
因为开设了免费的临时住所,今年赶考的寒门、耕读学子格外多,他们先去贡院报名参考,再凭着考牌和路引,登记入住。
院内设有灶房,赶考的学子可自行生火炊食,夜里又有少许灯油发放,供他们夜里照明所用。
这少许灯油只能燃个把时辰,学子们满心想着如何多看一会儿书,于是第二夜,便有人合议,将灯油集于一盏,点燃共用,大家伙儿围着看书。
翻卷无声,青灯有味。
火芯升起缕缕黑烟,这略有些刺鼻的油火味,于学子们而言,等同于书香。
读书不觉夜已深,蟪蛄鸣,光渐稀,意犹未尽。
居于此处,人一间,虽是拥挤了些,相互有扰,难以自居独处,但能识得一二同道好友,上场一试学识高低,不失为一件好事。
竟也有那不识好歹的,这日,一个穿着有些邋遢的人,摆起了“读书人”
的谱,一大早便嚷嚷着,怪他人扰了他的清梦,说着说着,最后竟抱怨了起来。
“慎独慎独,朱子都让我等慎独,没有独住的房间,又如何慎独?”
他吧唧吧唧嘴,继续说道,“既然都给住所了,何不尽善尽美一些?好生安排一番,让我等能心无旁骛安心备考。”
这是怪罪到了裴少淮头上,怪他不够贴心。
“你少在此处摆谱,卷起你的铺盖,到别处独处去。”
“我瞧你还是省些赶考的费用,仔细拿去瞧瞧大夫罢,也罢也罢,大夫也唯有摇脑袋的份,横竖都是瞎了这份血汗钱了。”
“你嚷嚷几句便也就罢了,可要骂道座师大人头上,我范某是第一个不许。”
亦有人好心劝告他,言道:“我瞧你也是个农家出来的,好生算一算,若非有这么个落脚的地方,家中还有筹几年的粮食、打几年的河渔,才凑得齐一个月的打尖费用?在外有所不便,都是常有的事,祸从口出,更当慎之又慎。”
方才那番话,尽数被前来巡看的李同知给听见了,李同知生于山西长治,脾气可不比裴少淮,带着人进来,铿铿言道:“学识没见半个,调儿倒是唱得高,功名没得半分,倒把自己当个爷。
来人,把他给我架出去,让他回去自个儿独处。”
根本不管那人的声声悔过、求饶。
事了,李同知神色缓下来许多,对其他学子道:“主考官大人吩咐我来巡看,你们若有什么难处便跟本官说,旁的只管安心备考。”
“学生谢过知州大人挂心。”
四处巡看以后,李同知这才赶往下一处。
有那双安州的学子,也住入了院子里,说起他们的裴知州,满脸的自豪,细数裴知州在双安州做出的功绩,更是滔滔不绝,使得许多学子围过来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