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田珺对灯谜不可能有什么兴趣,朱温就带她到露天的戏场。
和尚演戏或说书,都没甚出奇。
陇西李氏自称李耳后裔,因此李唐开国时崇道。
佛教却能后来居上,在民间影响力远胜道教,就在於行事作风亲民。
僧人说书,称作俗讲,大和尚在高坛之上,敲著木鱼,摇头晃脑,与一般的说书人相比,又有一番风味。
讲坛上讲师僧端坐蒲团,开声唱道:
“我缘在世不思量,慳贪终日杀猪羊,
將为世间无善恶,何期今日受新殃。
地狱每常长饥渴,煎煮之时入鑊汤,
或上刀山並剑树,或即长时臥铁床。
更有犁耕兼拔舌,洋铜灌口苦难当,
数载不闻浆水气,飢羸遍体尽成疮……”
唱的是目连僧救母的故事,在大唐可谓耳熟能详,膾炙人口。
讲师僧一边唱著,一边以袈裟袖拭泪作悽苦状。
听著大和尚有磁性的唱腔,不少妇人身躯轻颤,捂脸低低哭泣起来,而后凑上去布施些铜板,有的甚至將手鐲戒指项链髮簪之类的首饰摘將下来,布施出去。
“搞不懂这些女人。”
田珺看她们衣衫粗旧,对朱温道:“明明没几个钱,却要捐给和尚。”
“命越苦,越想靠神佛之类转运。
人吶。”
朱温感嘆道。
这大和尚也不止会说六道轮迴、因果报应、劝善劝捐的佛家故事,还能讲民间寓言、歷史传说、诗歌文赋,说学逗唱信口拈来,妙语连珠。
不论佛学造诣如何,俗讲这块,此僧確实称得上个高僧。
田珺多听一阵,也觉有趣,这一听就听到了暮色四合时分。
依著除夕夜风俗,家家户户院子里,燃起了“庭燎”
,也就是大火堆。
竹子丟在火堆里,烧出毕剥的爆响,迸发出金红色的小火。
这几十年,霹雳堂雷家已经发明出在细竹子里放火药,做成真正“爆竹”
的做法,以此售卖谋利。
寻常百姓,却没买这个的閒钱。
小孩子在火堆上烧竹,大人们搜罗一年里用坏的扫帚、鞋子,丟进火堆里烧掉,说是可以在新的一年“令仓库不虚”
。
就住在乡社里的百姓们,有的在席上吃年夜饭喝团圆酒,有的手挽著手在火堆边上唱歌跳舞。
屋內屋外的喜庆气氛联结起来,红尘烟火气氤氳在天穹上下。
朱温心中也涌上一阵乡情,心道,除夕夜没有陪著二哥朱存这个亲人,却和珺妹一起过,不知道对也不对?若是醒香那就……
念动处,又觉对田珺有些惭愧。
这时,除夕夜驱儺的队伍已经过来,他们有的披头散髮,有的戴著古怪的面具,一边跳一边吹拉弹唱,周边还有大群的百姓围著起鬨。
“適从远来至宫门,正见鬼子一群群,就中有个黑论敦,条身直上舍头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