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鲁锦直接下令把这些羊和鹿全杀了,用来犒赏士卒,外面百姓都人相食了,小铁锅居然还有闲心在皇宫里放羊养鹿,也是离谱.
参观完了大内的部分,一行人又转战太液池西侧,也即后来的中南海西岸,这里也有三处宫殿,前面并排的是隆福宫和太子宫,据说这隆福宫曾为太子住所,后来又改成太后住所,再往后还有一处兴圣宫,那里才是正经的太后住所,只是后来一直空置着罢了。
鲁锦忍不住对跟在身边的李定邦吐槽道,“这蛮夷就是蛮夷,给城门取了个名叫‘文明门’,便以为自己学到了中国文化,自以为学了个人样,却三分似人,七分还是蛮夷,历来营造宫室,太子都居东宫,西宫乃太皇太后住所,此乃东升西降,日月更替之意。
“可胡元偏偏把太子宫建在主殿西侧,这岂非倒反天罡?也难怪那胡元太子想要逼宫篡位,活该啊这是。”
李定邦闻言当即接话道,“陛下从前不是说胡元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汉化与反汉化之间摇摆不定吗,可能这就是他们内斗不休,以至于亡国的原因吧。”
鲁锦点点头,“不错,元廷的灭亡的确有这个原因,盖因其原本为部落制度,各部落角力纷争不断,惯以武力争夺大宝,而入主中原后却水土不服,中原主耕稼,最需要的是稳定,政权传承有序。
“忽必烈虽然后来创立大元,效仿汉制,可鞑子终究是鞑子,部落争斗那一套的习俗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才导致其后代内斗不止,终致亡国。”
李定邦点了点头,正想再说什么,刘子贤就一溜烟的找了过来。
“陛下,臣去检点被俘旧元之官,还发现了些意外之喜,当今高丽国王的王叔原本留在大都做人质,这次也被咱们抓获,另外还有高丽派来的士卒将领官员合计两千余人,高丽使者也在大都。
“之前攻城时,这群高丽士卒也参与了守城战,被咱们打死不少,如今被俘的还有一千四百余人,这些人要如何处置?”
鲁锦闻言挑了挑眉,高丽国王的王叔居然也被抓到了,还有那么多士卒将领和大臣,这倒的确是个好消息,可以从中做做文章。
于是他当即问道,“有名单吗?”
“有,在这。”
刘子贤连忙将名单呈上。
鲁锦接过来看了看,当即皱眉道,“这个人质,是高丽王的堂叔?德兴君,塔思帖木儿?高丽宗室不是都姓王吗,这人怎么是个蒙古名?”
刘子贤连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高丽自被蒙元控制之后,世代与蒙元联姻,历代高丽大君皆为蒙元女婿,高丽王室废立也全由蒙元一言而决,高丽王世子还要入大都为质,故而这高丽王室大多都会有一个蒙古名字。
“比如现在高丽那位国主王颛,也有个蒙古名字,叫伯颜帖木儿。”
鲁锦撇了撇嘴吐槽道,“这烂大街的名字。”
然后他又看了看名单上的其他人,还有柳濯、廉悌臣、权谦、元颢、罗英杰、印安、崔莹等等,这些人里鲁锦大多都不认识,但其中两人的名字,他却隐约有些印象。
一个是印安,在原历史上,印安曾率两万多高丽兵随脱脱征讨高邮的张士诚,后来印安又被脱脱派去打滁州东边的六合,当时朱元璋还未渡江,就驻扎在滁州,六合义军支撑不住,找朱元璋求援,于是朱元璋立刻带兵赶去驰援,也就是说,在原历史上,朱元璋是和这个印安交过手的,因为姓印的比较少,再加上他这名字简单,所以鲁锦至今还有些印象。
另一个是崔莹,元末明初时,高丽的恭愍王王颛曾派兵侵略北方,趁着元末明初,明军还未在辽东登陆,元军又已经败亡,辽东成了‘无主之地’的战略空窗期,疯狂向北扩张,把高丽领土一直推到了鸭绿江一线。
而这一系列北扩行动中,高丽方面的领军主帅,就是这个崔莹,至于李成桂,那都已经是后期的事了。
李成桂父子原本是元朝,在高丽东北部设立的双城总管府的千户,后来投降高丽,里应外合帮高丽破了双城总管府,将其纳入高丽版图,然后李成桂才因功,被王颛封为千户。
之后又在反击红巾军中路军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才被升为将军,逐渐在高丽成长起来,这个时候的李成桂还只是个小小千户呢,不对,现在的千户是他爹李子春,李成桂还没继承他爹的官职呢.
鲁锦看着名单想了想才说道,“现在倒是不着急处置,可以等奇皇后被带回来,到时候再一起处置。
“现在,你先去给我审问一下这些人,我要知道几个问题,第一,高丽那边的亲元派都有哪些势力;第二,高丽世代和蒙元联姻,都有哪些家族;第三,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亲元派势力的人;
“第四,这里面谁比较忠心现在那个高丽王王颛,如果我要派一个能辅佐王颛的人回去做使者,谁能胜任?你帮我考察一下,不要告诉这些人目的,从言语中试探一下即可。
“第五,再帮我问问他们,如今高丽的朝堂是何格局,百姓生活如何,军队有多少,是否精锐。
“你是搞情报的出身,应该知道我想要什么。”
刘子贤连忙拱手应诺,“是,陛下放心,臣知道如何套话。”
“嗯。”
鲁锦点点头,又嘱咐道,“记得把他们分开关押,一个一个的单独审,以免他们串供。”
“是,那臣这就去办?”
“等一下,还有那些高丽士卒。”
鲁锦叫住他,然后想了想才说道,“这样,士卒交给定邦去审,定邦你去禁军中找几个机灵的训导官,然后让刘知府给你安排几个会高丽话和汉话的通译,你去审问那些高丽军官校尉和普通士卒。
“主要问两个问题,一是他们的出身,是地主,还是佃农,家中可有人做官,他们的职位都是怎么来的。
“对那些出身普通的士卒,要问他们在高丽的家中情况如何,家里有多少土地,是自耕农,还是给人做佃户,平时可能吃得饱饭,再问问他们对高丽民情知道多少,越详细越好。
“如果我们要征高丽,并且答应给当地百姓分田,会不会有高丽百姓愿意跟随我们?这个问题你不要问出来,而是要根据问出的民情自己分析,然后再告诉我。”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